不窃一丝甜味 只偷两袖清风
东圳水库,福建莆田人的“大水缸”。修建水库时展现的“东圳精神”至今激励着全市干部群众。60年前,担任东圳水库建设总指挥的正是时任莆田县县长的原鲁山。
1915年,原鲁山出生于山东掖县一户贫农家庭。1949年,他参加渡江战役,之后随军队南下到达福建,1955年起任莆田县县长。
在东峤山美村,至今还流传原鲁山“赤脚县长”的故事。1956年元宵节刚过,原鲁山到沿海调研,其中有一段时间在东峤蹲点,晚上就住在山美村的祠堂里。
“老乡好!你们用这铲子挖啥?”
“池塘清淤,这样既可肥田,又扩容蓄水量,两全其美……”
没等老乡把话说完,原鲁山便脱掉布鞋,卷起裤腿,撸起袖子,下到池塘里,拿起铲子,一起劳作起来。后来乡亲们才知道,他就是原县长,于是称他“赤脚县长”。
正是通过这次调研,原鲁山了解到:莆田沿海缺少水利设施,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水稻面积小、产量低,百姓长年以地瓜当主粮,生活贫困艰辛。而当年秋,莆田发生大洪灾。海堤崩溃,平原被淹,房屋倒塌近万间,农作物严重受损。
平原有涝灾,沿海有旱灾,百姓如何能过上好日子?原鲁山和班子同志一道下定决心治理全县水利命脉,上马东圳水库等重大工程。
然而,当时修建一个大规模水库,谈何容易?有时土刚筑好,就被洪水冲走。一次、两次、三次……有人气馁:“修建这么大的水库,连神仙都建不好,听天由命吧。”
原鲁山不信邪。时任东圳工程建设指挥部打字员的夏禹文回忆,原鲁山每天都到工地去,夏天戴一个大斗笠,跟民工一个样,看不出是位县长、总指挥,他跟大家一起通宵熬夜,和群众打成一片。
有一次,水库大坝被洪水冲垮,他冒雨站在坝上高喊:“水涨一寸,坝高一尺,我们誓与大坝共存亡!”大家士气倍增,严防死守,最后保住了大坝。
屡败屡战,再聚人心。原鲁山无私为民的品格和对困难不放弃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当时的水库建设者。据夏禹文回忆,那时工地上可谓人山人海,人们簇拥着猎猎红旗,嘹亮的喇叭声和喧天的口号以及夯声号子等此起彼伏,仅过了22个月,东圳水库便建成投入使用。
“修建东圳水库后,原鲁山又陆续主持修建了镇海堤、五大排水闸、64座小型水库和胜利围垦等,这些水利工程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考验,至今仍造福莆田百姓。”莆田市东圳水库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郑国海介绍。
原鲁山脑子里装的、心里想的都是百姓,几乎忘记了家。
按照国家规定,原鲁山每年可回家探亲一次,但从1949年南下之后的17年间,他只回了山东老家一次。
1964年,原鲁山写信叫远在山东的妻子来莆田过年。妻子不识字,在杭州转车时迷路了,恰巧遇上一批莆田籍旅客,才把她护送到莆田县机关。这一年春节对原鲁山而言是特殊而幸福的,全家人第一次在莆田团聚,过了个团圆年。3个月后,妻子又返回老家侍奉老人,而这一别又是9年。
原鲁山的6个子女,从没有得到县长父亲的特殊照顾,没有一个与“官”字沾边。
原鲁山的大儿子名叫原承志。1958年,原鲁山动员他到三明去支援工业建设,几年后工程完工,按照“人员从哪来就回哪去”的原则,原承志回到莆田。原鲁山又让他去当时条件艰苦的东圳水电站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
原鲁山二儿子原承彬,从小生活在山东老家,至今还在老家务农。按当时的政策,原承彬不仅可以把户口迁到莆田,而且还可以在莆田安排工作,可是原鲁山却没有这样做。
“临行前,父亲交代大哥一要好好工作,二要努力学习,三要不犯错误。”原鲁山的小儿子原承国说,当时大哥如果留在莆田工作,是可以马上转成干部的,但是父亲没有这样做,而是执意把他送到最艰苦的地方接受锻炼。“二哥也想来莆田工作,但是父亲也没有答应。”原承国回忆,当时父亲还劝二哥,在农村当农民很好,照样能够为国家出力作贡献。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一张简易的木床,几个陈旧的箱子,一台老式的书桌,摆放着一台小电视、一个笔筒和几枚印章,这是原鲁山的全部遗物。他去世后,储蓄本上只有92元钱。
“原出鲁山,勤耕闽地,自北至南二万五千日,尝无数苦咸酸辣,不窃一丝甜味;端居县府,安位州衙,从民而仕四十有一年,经许多珠玉金银,只偷两袖清风。”这是人们为他撰写的楹联。(吴震 林智深)
原文链接:http://ccdijl.gov.cn/ztjc/ljwh/202101/t20210118_7914782.html
下一篇:朱德:搞特殊化是“万万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