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领导活动 >正文

传承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

时间:2019-11-13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厚德载物、明德弘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的核心要义。传承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厚德载物”包含进德修业的理想抱负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大象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周易》中,用坤卦象征大地,认为君子要取法大地生育、包容和承载万物的美德,进而提升自身德性。《说卦》指出:“坤,顺也。”大地具有宽厚和顺之德,使万物各遂其生。厚德载物,就是指要拥有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博采众长,既是对大地承载万物之德的描述,也是对崇高道德理想的不懈追求。

  “厚德载物”是修身做人的根本遵循,是道在内心中的持续践行。《周易·文言传》提到,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孔颖达疏:“德,谓德行;业,谓功业。”意思是君子要不断提高道德素养,扩大功业建树。“厚德载物”的内涵非常丰富,既具有海纳百川、和而不同的包容开放精神,也蕴含宽以待人、反求诸己的宽恕自省态度和贵柔守雌、上善若水的谦卑和平品质。

  自古至今,“厚德载物”被尊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和信念,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与“自强不息”一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强调的是“德”对国家民族兴盛繁荣的重要价值,而“人无德不立”偏重于“德”对每个个体立身做人的积极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常重视立德修身、行善积德的重要性,如“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多行不义必自毙”等典故中都包含有崇德向善、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

  道家认为“德”应当遵循大道的规律和特点,从而获得谦卑和平的德性。《道德经》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认为厚德如同大道一般慈柔,就像恢复到婴儿赤子般纯真质朴的状态。他还提出了上善若水,认为水的谦虚不争之德接近于大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庄子》也提到:“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水的清净、平等、谦卑、和平的本性就是厚德的表现,体现出道家对“德”的观察和思考。

  在正确处理德与财、德与福的问题上,德行依旧是最根本的条件。德本财末,以德为本。如果不能慎独慎微,积小善成大德厚德,就不能够承载超过自身德行的功名利禄。《国语》中提到:“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如果没有足够的德行作为支撑,这些身外之物足以将人压倒,最终导致身败名裂。古人所讲的“三不朽”,即“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就将立德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古人对道德品质的重视以及树立德行对建立功业、确立学说的根本性前提性作用。

  “明德弘道”展现弘扬正道的担当意识

  “明德弘道”由多部经典中的思想融合而来。“明德”出自《周易·晋卦》中的“君子以自昭明德”,《尚书》中的“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以及《大学》中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里的“明德”指的都是人人本有的光明德性。“弘道”出自《论语·卫灵公》中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味着人能够彰显光明的德性,强调人立身行道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承担起弘扬正道的责任使命。

  “明德弘道”的前提是求道得道,古人通过进行圣贤教育来接近道,进而体悟道、获得道。圣贤教育的关键在于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即对古代圣贤经典进行长期不间断的专门学习,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指的就是学习经典、求得道理的具体方法。朱熹认为“道,则人伦日用之间所当行者是也”。道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须臾不离。因此,“明德弘道”需要在深入经典的基础上,树立起“读书志在圣贤”的远大目标,通过学道行道以发扬自性明德之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道”。在《论语》中关于“道”有很多的描述,如“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朝闻道,夕死可矣”等,强调的是对“道”矢志不渝的坚持和求索。在道家思想中,“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又是万物的主宰和归宿。老子云:“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认为,道无所不在,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也就是说,道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可见“道”的概念具有十分重要和普遍的意义,宇宙万物都应当顺从道的规律来获得长久的存在和发展。

  “明德弘道”展现出立身行道、弘扬正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尚书》说尧“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曾子主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孟子提出:“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顾炎武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圣贤君子面对困难挑战能够表现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做到“明德弘道”,才能肩负“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

  通过对内不断自省提升,对外勇于担当作为,就能实现内在德性与外在道义的高度统一,显示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自觉意识。《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中国自古以来讲求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离不开道的积极影响。基于此,“明德弘道”便拥有了更具普遍性的意义。

  “厚德载物、明德弘道”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高度契合

  “厚德载物、明德弘道”作为中华传统道德思想的核心理念,饱含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凝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特的精神标识。其中,“道”与“德”源自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想精髓,也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高度契合,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源源不竭的精神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厚德载物、明德弘道”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元素的高度概括,也与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相通。马克思主义对人道主义、集体主义、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观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价值观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唯物主义观点,其核心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人自由而平等的“大道”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道德要求,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社会不谋而合。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道德观既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道德的看法和认识,也包含了马克思主义者对于社会道德发展的认识和思考,如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道德建设,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要义的新时代道德观。

  有大德方能成大业,对共产党人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党员干部要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必修课,用道德的力量感染人、鼓舞人、引导人。

  中国共产党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厚的道德滋养,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厚德载物、明德弘道”观念融入公民道德建设之中,将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机融合在一起,对于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全面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总而言之,坚守和传承“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有助于培养包容宽厚、崇德向善、锐意进取、担当奉献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社会风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磅礴力量。

  【作者 潘志宏 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哲学与文化教研部教师】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617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历史文化源流丨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下一篇:青史斑斑 | 寻迹文徵明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