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领导活动 >正文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时间:2019-11-13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11.jpg

  北京蒙藏学校旧址(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内,来自云南楚雄州永仁县的彝族刺绣传承人李济雁展示彝族刺绣工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2.jpg

  敦煌莫高窟标志性的建筑——九层楼。季羡林认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中华文明以其巨大的包容性,吸收世界诸文明精华并进行创新,敦煌艺术是其中生动的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对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大意义。与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合作,特约请专家进行解读。

  主持人:王学斌 中央党校“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项目组首席专家、文史教研部中国史教研室主任

  嘉 宾:代 生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杨家刚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师

  1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王学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度凝练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其中第四个特性是“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我想正好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来论说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中华文明由来自不同区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彼此交流不断融汇而形成,恰如涓涓细流汇聚而成浩瀚江河。兼收并蓄、和谐共生涵养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精神品格,也成就了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

  杨家刚:我们可以在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主体性的形成过程中,感知与理解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从纵向来看,中华民族是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华大地上自古以来存在众多族群,中原的华夏—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长期互动共存,有着相对开放的民族界限。许多古代族群,如东北的肃慎、乌桓、鲜卑、室韦、契丹、女真,北方的匈奴、乌孙、突厥、回纥、党项,西南的羌、吐蕃,南方的苗、瑶、黎等,经过长时段的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形成了现今56个民族为一体的中华民族,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绚烂多彩的中华文明,并在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中互相交往交流交融。

  从横向来看,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在长期的民族迁徙、民族融合中,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缘格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民族文化与习俗彼此融合。

  代生: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五次民族大迁徙、大融合。

  第一次是炎黄时代。文献记载炎帝、黄帝同出一源,炎帝部族发祥地在今陕西省西部的渭水上游,黄帝部族发祥地在今陕西省的北部。两大部族在东迁的过程中,与中原、海岱地区的部族发生了密切联系,在交流和冲突中不断壮大,最终形成了炎黄部族集团。

  第二次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王权衰微,四裔民族尤其是西戎和北狄势力强大,时常侵扰中原,他们的一些支族、部落也不断内附被逐渐同化。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壮大实力,向胡人学习骑兵战术,史称“胡服骑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族大交融,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开放和包容。

  第三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羯、鲜卑、氐、羌五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北魏孝文帝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实行汉化运动,极大推动了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如胡乐、胡舞等也带入了中原,胡饼、胡床等也被汉族所接受,形成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大融合。

  第四次是五代至辽宋金元时期。唐末地方割据催生了“五代十国”,其中后唐、后晋、后汉等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辽、夏、金的建立者等进入中原后积极学习汉文化和政治制度,通过多种方式与汉族进行经济贸易等领域的往来。元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此前进入中原的契丹、女真等族不断汉化,已经和汉族融合在一起,还有大批的蒙古族进入中原和江南,大批的汉族来到边疆,加快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元朝时,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和此前进入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与汉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融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杂居混处,形成了一个民族交流和融合的新高潮。

  第五次是明清时期。作为统一的封建王朝,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较为和睦,清朝的建立者充分重视汉文化,提倡“满汉一体”,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近代以降,民族危机加深,在各族人民共御外侮的抗争中,中华民族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

  几千年来,各民族共同开拓了中国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中华文明史、共同铸造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正因为如此,中华文明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包容性和吸纳力,才可久可大、根深叶茂。

  2 中华文明对不同思想与宗教兼容并包,并内化于自身,从而生机勃勃,不断壮大

  王学斌:刚刚提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既是一个民族交融的时期,也是一个思想交融的时期。从思想史的角度来探寻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代生:我们知道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了“轴心时代”说,即公元前800—前200年间,在古代中国、希腊和印度产生了代表人类文明重大突破的轴心文明。中国的轴心文明是以孔子、老子、墨子等思想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创造的,这里的“百家”主要包括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诸家。

  稷下学宫是百家汇集的重要场所,思想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就社会治理、宇宙观、人生观等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他们相互论辩、相互影响、相互吸收,都各有支持者。这种思想的包容和开放,使得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诸子汇聚稷下,“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这充分展现了齐国统治者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近年来新出土的文献也表明,战国时代的诸子虽然有思想的交锋,但“交融”却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从战国中期开始,一些思想家和政治家已经开始融通诸说,有关国家治理的思想内容不断交汇,为秦汉大一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也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脉络与走向。

  杨家刚: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不仅包容多元思想,也能包容多元宗教,最重要的一个例子就是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虽发源于古代尼泊尔、印度,却在历史进程中影响了中亚、东亚和东南亚。中国是世界上仅有的将佛教三大部派——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同时传承至今的。这三大部派在不同程度上皆与中华文明相融合,藉由中华文明广阔的包容性发扬光大,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最典型的体现即是中国化佛教宗派如禅宗的形成及魏晋以来“三教合一”思想逐渐成为主流。

  除了佛教之外,中华文明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对各种外来宗教皆持有宽松开明的气度与包容会通的胸怀。唐代有著名的“三夷教”,即三大外来宗教——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景教、摩尼教,在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长安城各有神祠。其中,摩尼教今已消亡,却在福建晋江草庵留下世界现存唯一摩尼教寺庙遗址,寺内还有唯一一尊摩尼光佛造像。祆教作为曾经的波斯国教,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深远,在中国历史上也曾产生重要影响。而景教作为基督教最早传入中国的一支——聂斯脱里派,在长安建有景教寺,仿效佛经翻译经文,并留下了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此碑现存西安碑林,是见证中华文明包容性的重要文物。

  可以说,中华文明历史上,几乎没有基于宗教排斥与仇视而形成大规模的宗教战争,各信教群众也能在同一地域和谐共处,各宗教场所甚至比邻而居,这与中华文明的包容性密不可分。

  从世界文明角度而言,中华文明不仅是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未断的文明形态,同时也是将佛教、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兼容并包传承至今的一个文明形态,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罕有的。

  3 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吸收其他文明优秀因素,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王学斌:古语有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中华文明从来不是孤立的死水一潭,中华文明正是在与世界各文明交流互鉴中获取新的滋养而不断守正创新的。同时,中华文明也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将自己的优秀文明成果传播到全世界。

  代生:中华文明向来是开放的,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外文明就开始了相对频繁的文化交流。五千多年前发源于西亚地区的小麦、黄牛等经中亚陆续传入我国。冶炼铜的技术从西亚经河西走廊传入中原,与仰韶和龙山时代高温烧制陶器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复杂的青铜容器铸造技术,为我国青铜文明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西汉时期,张骞在汉武帝的支持下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乃至中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开辟了丝绸之路,许多物产传入中原,蔬菜有苜蓿、菠菜、胡瓜、胡豆、胡蒜、胡荽等,水果有葡萄、西瓜等,这些经济作物的传入对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有很大提升。这一时期还形成了以山东半岛为起点的北方海上丝绸之路和以广州等地为起点的南方海上丝绸之路。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强盛的国家,而且秉持开放的对外政策,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唐朝专门设立了鸿胪寺,负责接待外来使节,处理外交等事务。在陆路交通受阻的情况下,宋朝积极开辟海外贸易,庞大的海外贸易对宋代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元朝疆域广袤,打通了欧亚大陆的直接联系,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对外贸易的政策,极大促进了欧亚大陆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元朝海路的对外贸易逐渐超过了陆路。

  杨家刚:明清以来,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联系加深,也在许多方面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明初郑和下西洋作为世界较早的远洋航行,是主动的和平的文明交往,既有物产的交流,又有文明的交往,这与近代西方在全世界的殖民掠夺不同。明末传教士来华,利玛窦等人向中国介绍了西方的科技文化,徐光启则翻译介绍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泰西水法》等科技著作。明清吸收运用西方天文学观测技术完善中国传统历法,是在中国传统阴阳合历的置闰与节气的历法规则下进行的测量技术改进。与此同时,传教士又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翻译了一批中国典籍,使中西文化相互吸收、相互借鉴。

  近代以来,虽然伴随着列强入侵,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历史进程,但有识之士通过这一契机,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动吸纳世界文明成果,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林则徐、魏源、徐继畬等人。作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自勉联有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恰恰体现了中华文明开放的胸襟与好学尚进的精神。可以说,中华文明正是在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成其博大。

  代生:这里,我还想多谈几句丝绸之路。中国古代形成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沟通东亚、西亚、北非、欧洲的重要通道,将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联系在了一起,为中外文明互相了解、互通有无、互相借鉴、互相影响提供了一条“文明通道”。在与世界诸文明的交往中,中华文明始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因素。

  今天,各国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不同的文明只有包容共存、交流互鉴才能不断推进人类社会发展。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是:“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文明的智慧和突出特性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的中国方案。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50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古浪:靶向监督“一卡通” 守好群众“钱袋子”

下一篇:《左传》中的治理智慧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