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冯远征:德艺双馨 德在艺前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
怎样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艺工作者如何建功新时代?全国两会期间,记者就相关话题对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冯远征进行了专访。
记者:北京人艺打造的红色题材剧目《香山之夜》即将上演。与以往作品相比,这次创作过程有哪些不一样?
冯远征:北京香山的双清别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从西柏坡迁入北平,在双清别墅办公。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旅局和北京人艺经过两年筹备,推出了《香山之夜》这个作品,准备在今年3月25日首演。
在我印象中,这是北京人艺第一次完成这样的作品。虽然舞台上只有分别饰演毛泽东和蒋介石的两位演员,但创作过程非常严谨,光打造剧本就用了将近一年时间,请了很多专家把脉。我们去年还推出抗疫题材话剧《社区居委会》,反映共产党员坚守社区抗疫一线,为群众保驾护航的故事。
这两部剧的创作,对我们文艺工作者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香山之夜》已经在内部演出了5场,无论是剧中演员、工作人员,还是北京人艺的其他党员、职工,在成品出来后都很欣慰,认为是一次很好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冯远征:北京人艺一直很重视参与文化惠民工程。《社区居委会》出来后,我们每场都会请抗疫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来看戏。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我觉得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送戏下乡,把节目送到基层;还有一个是把专业的导演、演员派到基层,让专业人员去指导基层文艺工作者、爱好者,帮助他们锻炼提高。
今年春节很多人就地过年,为了满足大家的文化需求,我们开展了线上演出。本来是因为疫情迫不得已,尝试后发现是个很好的传播渠道,可以让全世界喜爱北京人艺的话剧迷都能看到我们的演出。接下来,我们要重新进行梳理和探索,毕竟通过电子屏幕观看和在剧场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过去只是尝试,如果变成常态的话,我们就要在剧目选择和可视性打造上下功夫了,让话剧在屏幕上得到更好的呈现。
记者:这两年全国两会您都在谈“艺德”的问题,您认为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崇德尚艺、建功新时代?
冯远征:文艺工作者要当好新时代的文化传播者,必须做到德艺双馨。我注意到,有些演员被网友吐槽不背词、在片场耍大牌、只会看提词器,这就是对职业的不尊重、对观众的不尊重,这就是德的问题。德艺双馨,德在前、艺在后,有好的德行,才能传播好的艺术。建设文化强国,首先是文艺工作者加强学习、加强修炼,要正三观、正行为。拿演员来说,一定要真诚地面对角色、面对作品,真诚地面对事业、面对观众。
记者:演员、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对您而言哪一种身份带来的压力最大?
冯远征:在我心里这些身份都有压力,而且是均等的。作为演员,要拍出好作品,而且要经常给观众带来好作品,不因一部“烂戏”而毁了观众对你的喜爱,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作为副院长,能否尽快培养出德艺双馨的年轻一代人才,培养出让观众熟知喜爱的好演员,这是非常紧迫的。北京人艺现在到了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如何尽快让年轻人接班、扛起北京人艺大旗,这是作为院领导最大的压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要为自己所代表的行业负责,为自己每年所提的提案负责。新一年的履职马上开始了,我要用一年的时间来思考、调研,准备好明年的提案。
记者:今年全国两会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冯远征:在“十四五”开局的特殊背景下参政议政,通过参与讨论《纲要草案》,对“国之大者”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做好下一步工作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倍感振奋。另一个直观印象是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两高”工作报告等更加简短精炼,更加言简意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瞿芃)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yw/202103/t20210312_284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