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康市:让好“家风” 净化心灵
纺车、留声机、煤油灯、夯、橱子、炕面、土块、墨斗……日前,阜康市纪委监委组织机关干部在阜康市九运街镇家庭“农耕博物馆”看到了很多稀罕物,这些老物件让前来参观的纪检监察干部见证了父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
走进九运街镇郭清峰40平方米的房子,室内展陈着500余件大大小小陈旧的物品,这就是他的家庭“农耕博物馆”。 30年前,他从收集旧钱币、烟花、粮票、布票、糖票等小东西开始,逐渐发展为收集农耕具,或完整、或残缺的物品,像农耕历史的“微缩影像”教育着青年一代牢记历史,爱国爱疆,团结奋斗,共圆祖国梦想。
“我想让更多的人看到、了解国家在农业发展方面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代代先辈是如何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做贡献的,希望大家感受到他们的家国情怀。”每次接待市内各部门(单位)来参观的干部群众,郭清峰都会摸索着他的“珍藏”向大家向参观者介绍先辈们艰苦奋斗的历史。
同样,该市滋泥泉子的一代代郑氏子孙,遵循“忠孝、仁和、勤俭、自强”祖训以德立身,泽己及人,71岁的郑殿明作为郑氏后人,坚持18年在自家商店门口办黑板报,一心一意传家风,感染教育了一大批人。
“郑老爷子在商店外墙上悬挂3块黑板,每块像对开报纸一样大。他从报刊上摘抄资料,十天半月更新一次,每年都办20多期黑板报。18年里,他摘抄的各种信息超过6000条。村民路过、串门、购物,都会朝黑板报上瞅几眼。时间长了,这就成了村民的一种习惯。”村里的群众对此津津乐道、兴趣盎然。
小小黑板,书写的是国家大政方针、惠民政策、为人之道、中华好传统,传播的是立德兴家、清风廉政、孝老爱亲、勤劳节俭、乐于助人的风气,让“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人心正”的理念“吹”进千家万户。
该市纪委监委结合家风建设,将全市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家史、家训、家教、家风作为党风廉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结合家风家训馆、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建设,每年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小事做起,从家庭入手,树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
“良好家风既是砥砺品行的‘磨刀石’,也是抵御贪腐的‘防火墙’。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家风家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我们将不断的挖掘和培植这些好家风、好做法,并采用‘滴灌’的教育方式,让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该市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阜康市纪委监委 李荣华 | 责任编辑 吴莉)
原文链接:http://www.xjjw.gov.cn/show/481-144438.html
上一篇:家风故事 | 母亲的身教言传
下一篇:手记 | 我的爸爸是纪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