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近日,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的《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第二卷,在北京图书大厦上架销售。记者 赵林 摄
核心阅读
《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第二卷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鲜明体现,生动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人格魅力、天下情怀。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我们要结合学习这两卷外交演讲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营造更加有利的国际环境。
《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一卷、第二卷近期在全国发行。这两卷外交演讲集收入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至2021年11月期间在国际场合的演讲、讲话、致辞、发言等136篇,集中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方面提出的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引领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认真学习这两卷外交演讲集,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袖风范和历史担当,推动我国外交在世界大变局中开创新局、在世界乱局中化危为机,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紧扣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全球视野和使命担当,牢牢把握中国和世界大势,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积极推进重大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领导中国外交攻坚克难、砥砺前行,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推动我国外交取得了全方位、开创性的辉煌成就。这两卷外交演讲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充分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和实践创新。
增强战略自信,牢牢掌握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四个自信”是我们的力量之源和信念之基,代表了新时代中国的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国际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视频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坚定制度自信,绝不接受“教师爷”般颐指气使的说教,坚定支持各国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治理模式。绝不允许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地区国家内政,把本国发展进步的前途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完全正确的,形成的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致力于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促进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在这两卷外交演讲集中,“合作共赢”一词频频出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中郑重宣布,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这对中国有利,对亚洲有利,对世界也有利,任何力量都不能动摇中国和平发展的信念。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
推进和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我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运筹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稳定周边战略依托,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整体合作机制实现全覆盖。党同世界上五百多个政党和政治组织保持经常性联系,深化政党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符合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纪念峰会上讲话指出,我们将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维护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核心作用。中国是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在和平安全、经济社会、生态文明、气候变化、文明交流等领域全面阐述中国理念和主张,建设性参与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在气候变化、减贫、反恐、网络安全和维护地区安全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坚持以国家核心利益为底线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维护自己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任何国家都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同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努力维护同周边国家关系和地区的和平稳定大局。
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共建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这一方案,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世界胸怀,成为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前进方向的鲜明旗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概括起来说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重要场合的讲话中,集中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
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致辞指出,中国愿继续同各方携手努力,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担当,倡导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共同促进地球村持久和平安宁,共同创造更加繁荣美好的世界。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国家之间要构建对话不对抗、结伴不结盟的伙伴关系。各国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
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在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提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世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世外桃源,一国的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的动荡之上,他国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各方应该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实现普遍安全。
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世界各国人民应该同舟共济,以合作取代对抗,以共赢取代零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建设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就强调,我们要凝聚共识、同舟共济、攻坚克难,致力于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我们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2019年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等对文明交流互鉴问题作了集中阐述,强调: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美丽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为了共同的未来,我们要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完善全球环境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绿色复苏发展。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
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显著提升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呼唤大胸怀。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崇高使命任务,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密集开展元首外交,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中国外交展现出与时俱进、担当有为、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我国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影响力,主要体现在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彰显我国外交独特风范上。在外交场合,习近平总书记注重继承和弘扬党的对外工作和新中国外交传统,从中国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践行大国担当,有原则、重情谊、讲道义、谋公正,极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我国通过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等重大国际会议,发挥主导引领作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中国提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发起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全球紧急人道主义行动,向众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物资援助、医疗支持、疫苗援助和合作,为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作出中国贡献,为实现全球经济复苏提供中国机遇,为维护国际公道正义注入中国力量,进一步彰显负责任大国国际形象,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我国国际感召力显著提升。感召力,主要体现在国际社会对中国倡议、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的广泛认同上。作为中国“首席外交官”,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世界、心系人类进步事业,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在处理当代国际关系、完善全球治理、全球减贫事业等方面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顺应时代潮流提出的“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等倡议和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世界谋和平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受到各方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产生了深远的世界意义和广泛的世界影响。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旗帜下,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一带一路”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在一系列外交场合提出打造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等理念,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国际组织和论坛,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全球安全观,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共同发展凝聚全球共识与合力,产生了日益强大的国际感召力。
我国国际塑造力显著提升。塑造力,主要体现在中国对国际环境、国际格局、国际秩序的影响力不断提升上。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上首次全面阐释我国的全球经济治理观,开出一剂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推动世界经济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2021年初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问题的出路是维护和践行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多重危机叠加的全球局势提出了系统方案。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一带一路”倡议使中国在塑造国际环境、国际格局、国际秩序上获得了空前威望。中国继承并创新了国际合作机制,创造性打造“金砖+”机制、中国—中东欧合作平台等,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倡议成立亚投行,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有利于促进各方实现互利共赢。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
(作者 王真真 单位: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48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下一篇:做好查办案件追赃挽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