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热点专题 >正文

深度观察 | 气候适应的“中国方案”

时间:2019-11-13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0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管筱璞

  极端天气正频繁来袭。近期,我国北方多地最高气温破极值,南方多地则遭受强降雨侵袭,水情严重。6月以来,欧洲多国、美国西部高温肆虐,部分地区刷新同期纪录。世界气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表示,如果温室气体排放继续上升,全球变暖幅度将会更大,而目前情形只是未来的预兆。

  在减缓气候变化同时,主动适应同样重要。生态环境部等1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这份战略有何深意,为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路径和新目标?记者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主任、研究员巢清尘,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黄刚。

  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加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和风险日趋严重

  记者:全球气候变化呈现什么特点?为什么说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已成为全球最主要的中期和长期风险之一?

  巢清尘:全球气候不稳定性加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影响和风险日趋严重。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发布《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强调,2021年温室气体浓度、海平面上升、海洋热量和海洋酸化四项气候变化关键指标均创下纪录,显示人类活动正在造成全球范围内陆地、海洋和大气变化,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系统形成持久、有害的影响。

  2006年以来,世界经济论坛连续发布了16份《全球风险报告》。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从最近几年和未来十年全球风险的出现频率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极端天气”持续列为近5年榜单第一,“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措施失败”则位列近3年榜单前三。现有研究表明,全球变暖趋势仍将持续,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和强度预计进一步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广度深度也会扩大。

  黄刚: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呈现极端化风险,极端天气频繁出现,去年发生的郑州暴雨事件、山西洪灾事件,都表明气候变化不容忽视。过去50年,与天气、气候和水有关的灾害占所有自然灾害的50%,死亡人数占比45%,经济损失占比74%。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数量增加了5倍,灾害损失增加7倍多。

  二氧化碳的含量也在逐年增加。近百年来,由于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面积毁林等,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为排放温室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剧。预计到本世纪中期,气候变暖仍将持续。

  记者:近年来,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为何呈现增加趋势?有哪些影响与危害?

  黄刚:极端事件的频率变化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人类活动,包括温室气体排放、人为气溶胶等影响,二是地球气候系统自身变化影响。总的来说,人类活动导致全球变暖,导致极端事件频率增加。极端天气增加对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秩序都是巨大挑战,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比如,极端降水事件增加会导致城市内涝频率增加,极端降水强度增加对于城市管网排水形成挑战,而干旱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加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减缓与适应并重,主动适应气候变化,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

  记者:我国一贯秉承减缓与适应并重的理念,把主动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减缓”与“适应”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要并重?

  巢清尘:适应,是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减缓,是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减缓是根本性减轻气候变化的策略,但适应对解决眼前问题来说也必不可少。

  首先,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如果不通过适应手段加以调整改变,就无法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比如,气候变化使得光热水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种植布局需随之调整。天气气候灾害发生多,就需要选配更好抵御灾害的品种。这些都是适应措施。

  其次,减缓措施产生效果需要时间。温室气体可以存在几十年、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即使减排,但是过去和现在排放的温室气体还会继续影响气候系统要素的变化,其后果在很长时间里还会有所表现,比如海平面在未来几百年仍会上升。因此,对于已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风险,必须要靠适应措施来减少不利影响。

  黄刚:减缓和适应行动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个轮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前的变暖趋势不可能被停止或逆转,但是能被减慢,让生物系统和人类社会有更多时间去适应。

  进一步的气候变化不可避免有两个原因:首先,气候系统惯性大(主要由于海洋的响应比较缓慢),因而温度对已存在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只有部分响应。即使今天停止所有排放,在气候达到一个新平衡前,残余的变暖效应仍会在今后几十年内继续发生。其次,转变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全球经济也要花时间,温室气体排放和随之而来的变暖仍不可避免。我们既要通过减缓行动,使变暖速度逐渐下降并最终停止,也要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记者:《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出,到2035年,“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什么是“气候适应型社会”?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黄刚:根据《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描述,气候适应型城市的建设目标是“城市应对内涝、干旱缺水、高温热浪、强风、冰冻灾害等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全面提升”。同样,气候适应型社会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下适应能力较强的社会。建设气候适应型社会,需要政府、企业、社区及公民的集体行动,涉及城市建设各个环节,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城市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

  从世界各国经验来看,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成功的关键包括:将政府作为适应气候变化治理的领导者;提高各区域各部门的高效协调沟通能力,同时还要保证一定的公众参与度;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还需要持续地跟踪和评估;最后,政策的落实要因地制宜,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适应型社会。而IPCC也将一个完整的适应循环分为四个基本步骤:评估气候变化影响、脆弱性和风险,制定适应规划,采取适应措施,监测和评估适应情况。这里就包含了国家、政府、企业及公众等多方责任。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频发,而目前我国气象监测预警系统、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作为科研人员,我们也应攻坚克难,加强科研与业务的合作交流,将科研成果实用化,更好地服务于气候风险评估政策制定当中。

  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记者:2013年,我国首次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与之相比,有何变与不变?

  巢清尘:两份战略相隔9年。相同的是,两份战略同样高度关注重点领域和区域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包括水资源、生态系统、海洋、粮食安全等,实施保障方面都强调了组织领导、财政金融、科技、能力建设、国际合作等。

  不同的是,《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更加体现新发展理念,谋篇布局面向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美丽中国关键时期的新需求,强调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

  在结构内容上,《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首次列单章强调“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以更为基础性的视角强化了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前置的重要性。在实施层面,这份战略特别提出要综合考虑气候类型、地域特征、城市定位、工作基础等因素,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试点。这将推动探索在重点脆弱领域和区域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相关试点示范行动,总结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

  记者:《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到,“到2035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如何提高精准预报预测水平,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

  巢清尘: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是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要求,是保障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的战略重点,其方向是构建无缝隙全覆盖、智能数字的精准预报预测新业态。

  未来要加强极端天气气候的综合实况及监测,建立从局地天气到全球气候的多尺度、多种类监测评估业务,完善临近、短时、短中期到中长期的无缝隙精准化天气气候预报预测业务,发展多领域融合的影响预报与风险预警业务。我们要加强对灾害性天气气候精细特征规律的认识,探索人工智能气象应用算法,发展以数值模式应用为内核、以自主可控的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模式为基础的核心技术。

  记者:如何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

  黄刚: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我们要提升评估技术水平和基础能力,推进我国气候变化数据中心体系的建设,建立涵盖多圈层及人类活动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气候变化及其社会经济影响数据联通互用;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归因、定量分析,建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气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技术体系;推进面向重点区域和敏感领域的定量化、动态化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等等。

  通过以上努力,可以提升我们对青藏高原等重点脆弱地区、重大战略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能力,建立较为健全的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评估体系。

  打造“全球样板”,积极推动全球气候共同治理

  记者:我国为适应气候变化付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巢清尘:我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在政策体系上,多部门行业都发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气象、农业、水利、海洋、基础设施、城乡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也纳入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和要求。天地空的气候系统观测体系初步构建,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一批重点工程发挥效益,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提升。开展了适应型城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开展了大量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逐步增强。

  黄刚:在国内治理方面,我国积极实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碳减排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26.2%,相当于少用能源约14亿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约29.4亿吨。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积极推动全球气候的共同治理,为《巴黎协定》的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做出了历史性重要贡献;与各国开展气候对话和务实合作,截至今年6月初,我国已与38个国家签署了43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文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2021年,我国与28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呼吁各国结合国情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

  记者:适应气候变化,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

  黄刚:一是适应气候变化的基础性工作不够充分,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相对薄弱,知识和经验供给不足,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仍有待提升。

  二是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不足,气候变化直接或间接威胁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加强对近期、中期、长期的关键气候变量的分析和评估。

  三是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气候系统观测—影响风险评估—采取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的工作体系有待形成。

  四是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力度仍需加大,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区域性差异显著,需要因地制宜开展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特别是气候脆弱性较强的重点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亟待提升。

  巢清尘: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适应气候变化与每个人密切相关,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通过政策手段和市场机制加强支撑保障,通过科技研发、科普培训、人才建设提升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气候变化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面对全球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我们要积极落实《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努力打造适应气候变化政策行动“全球样板”。

  


原文链接: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206/t20220627_20156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数说中国这十年 | 已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419项 含2万余项指标

下一篇:习近平就研究吸收网民对党的二十大相关工作意见建议作出重要指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