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堂党史课丨廖俊波:倾尽一生的樵夫
乘轻轨从武夷山国家公园一路向南,半小时就能抵达福建南平市区。沿途,窗外是不断涌入的绿意葱茏,还有沛然而起的武夷新区。
武夷新区,2016年被确定为南平市发展的战略突破口。随着南铝轻量化车身项目、智谷软件园、“水之廊”文旅小镇、武夷新区体育中心等规划建设兴起,新区逐渐褪去荒芜,焕发勃勃生机。这般蜕变,与“樵夫”廖俊波有关。
廖俊波,福建浦城人,曾先后出任福建省邵武市副市长、政和县委书记、南平市副市长等职务,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1968年出生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成为群众的“砍柴人”,所以微信昵称取作“樵夫”。在大家看来,这位兢兢业业的“樵夫”有着特殊的魔力,总能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奇迹。但令人惋惜的是,2017年3月18日,“樵夫”收起了魔法。这天,他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遭遇车祸,因公殉职。
大学时爱看武侠小说的廖俊波常说一句话,“天下功夫唯快不破”,这也让他习惯与时间赛跑,做事“能快则快”,武夷新区的建设也不例外。
当新区被赋予重要使命时,他是负责常务工作的副市长,同时兼任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时间紧、任务重,他恨不得把一天掰成两天用,一心扑在新区建设攻坚战上,促使“新区速度”不断上演:
“武夷新区闽铝轻量化车厢生产项目仅69天就建成投产,而这个项目在其他城市可能需要一年才能够完成。”南平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东贵感慨;智谷软件园项目建设仅用了100多天……
新区建设规划突飞猛进的背后,有廖俊波的强力推动,更有他对质量的追求。工作再忙,他都会挤出时间学习充电,吃透每个经手项目的专业问题。项目施工中,几乎天天下班后都要去项目上察看进度。有一次,他发现焊接钢架的电焊工不够用,有可能影响工期,就联系有关部门,从全市范围内借用十多名电焊工,推动项目提速提效。身边工作人员介绍,只要不出差,他每天都要深入园区现场了解情况,听群众意见建议,帮群众排忧解难。
其实,“樵夫”的魔力在政和便已施展。政和县是福建历任省长固定的帮扶县,曾因经济基础薄弱远近闻名。2011年6月,廖俊波就任县委书记时,政和只有两条省道过境,没有国道,更别提高速公路。全县财政收入只有1.6亿元,全省倒数第一。
“当官当到政和,洗澡洗到黄河”。面对当地干部的自嘲,廖俊波心里想的是如何让山区群众脱贫,他大刀阔斧,想了不少奇招。
甫一上任,廖俊波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调研,下乡村、进厂矿、访社区,深入了解政和各方面情况;接着又组织全县副科级以上单位负责人,连开三天发展务虚会,统一认识。
提振干部士气也聚合人心、鼓舞群众。政和县属于高山区,在廖俊波看来,“能不能翻身脱贫致富,关键就看高山区和城区。”于是他一次次深入乡村调研,和一线干部群众一起梳理思路,寻找开启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针对农民发展生产“贷款难”问题,他走访县里每一家银行,最终以200万元为政府保证金,推出“三农小额担保贷款”的定制型信贷产品;
为了帮石屯镇石圳村摆脱“垃圾村”的称号,他鼓励村民恢复村容村貌,申报“美丽乡村”,又一起想办法发展旅游项目。在他的帮助下,石圳村脱胎换骨,100多名村民回到本村从事旅游等相关产业,人均收入翻了几番;
2013年,为了谋生,铁山镇东涧村900多口人中有三分之一外出打工。一次座谈,得知村民发展意愿后,廖俊波主动对接一家花卉种植基地负责人,引进花卉种植企业落户东涧,建起千亩花卉示范基地,村民年均收入从2013年的5000多元增加到2016年的1万多元……
在廖俊波的带动下,短短几年,政和的变化天翻地覆。2013年至2015年,蝉联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2016年,财政收入由2011年的1.6亿元猛增到4.9亿元。他离任时,政和已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县城,县城周围通了高速,两条国道过境,八座大桥竣工,还建起了高标准的市民广场和文化中心。
廖俊波务实担当,所在岗位遇到的多是“背石头上山”的难活累活,可他无畏苦累,总是冲锋在前。他把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日程从早排到晚,不是在基层,就是在去基层的路上,像个陀螺没有停歇。哪怕是这样,他也总是说说笑笑,浑然不觉得苦和累,用脸上招牌式的微笑向身边人传递快乐,用切实的行动诠释为民造福、为民谋利,勾画忠诚、干净、担当的新时期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瑶 文字 张舒谊 设计)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html/bncc/20211206/17079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谷文昌廉政故事——廉洁修身篇
下一篇:对接刑事诉讼标准严把证据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