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管好村集体的“钱袋子”
“黄大爷好,你们村集体经济发展得好吗?村财务公开情况怎么样?”在福建省诏安县梅岭镇高坑村,镇纪委书记、监察组组长林一斌和正在散步的老黄攀谈起来。
“有喏,今年咱们村里的‘钱袋子’鼓了不少,不仅村务公开透明,还给我们村民发了福利呢!”说起村里的变化,老黄一下子来了精神,他所谓的“福利”是村里虾池公开招投标后的分红。
原来,高坑村300亩虾池于今年4月份到期。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里一改之前部分村民低价顺延承包的传统,将原有的虾池收归村集体进行公开招投标,最终平均每亩每年以5000余元中标,使得村集体经济增收1600多万元,这笔钱将用于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和村民分红。
谁能想到,仅在两年前,这些堪比“聚宝盆”的虾池是引发矛盾纠纷的“廉政风险点”。经济合同不规范、集体资产变相流失、串通投标等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切身利益,成为阻碍人民美好生活的“绊脚石”“拦路虎”。
“农村‘三资’监督管理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坚持以案示警、以案促改才能促使我们从源头上把村级集体资金资产管住管好。”林一斌说。
为了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监管,该镇纪委监察组通过下沉督查、查阅台账、个别访谈等方式,督促梅岭镇修订出台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并进一步健全村级“三资”管理、工程项目、农村建房、土地巡查、党内政治生活、选聘下派驻村党风监督员管理等6项制度。同时,梳理出《村级集体资产资源发包》《机动渔船油价补贴资金发放》《村民建房申请审批》等10项权力运行流程图,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巩固整改成果。据统计,目前全镇共清查摸底资产资源侵占121件,已整改72件。
“我们聚焦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廉政风险,健全制度、堵塞漏洞,严格监督促进落实,推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诏安县纪委主要负责人说。
诏安县委认真贯彻上级工作部署要求,按照表单化、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要求,制定工作方案,提出20条整改措施,逐条明确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针对工作中暴露出的工程招投标、矿产开采、干部人事等腐败问题多发领域,县纪委监委推动相关职能单位围绕授权、用权、制权等关键环节,开展“拉网式”廉政风险排查,制定针对性防控措施161条。
其中,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村级“四议两公开”落实情况等重点事项和环节,诏安县纪委监委以“点题整治”为抓手,依托“室组地”联动工作模式深入一线开展监督,探索实行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管,及时发现问题、督促整改。截至今年10月底,全县已初步排查发现问题合同39份,涉及金额30.6万元;收回土地等资源性资产21宗226亩,新增租金227.2万元。(诏安县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fjcdi.gov.cn/html/jdzrgcls/20211202/1707843.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