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廉洁文化 >正文

天下黄河第二碛

时间:2019-11-13 来源:宁夏纪委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一

  秦晋大峡谷黄河西岸,有一条沿黄观光路,北起陕西榆林市府谷县墙头乡黄河入陕第一湾,南至渭南市西岳华山脚根下,被誉为“陕西一号公路”。这条公路犹如一条绵延千里的藤,把沿途十多个县市串连在一起,就像一根藤上结了一群瓜,吴堡便是其中不大的一个。

  从吴堡县城出发,顺着沿黄公路北行大约十五公里,路边可见一块巨石,巨石上刻四个朱红大字“黄河二碛”。“碛”读“qì”,意思是由沙石堆积而成的浅滩。黄河二碛,简单说,是指黄河的一段河道。但这段河道非同寻常,是黄河上一处绝无仅有的自然景观。二碛的形成,有三个关键因素:山西省临县的湫水河汇入黄河,带入大量沙石,河床逐渐抬高,这是其一;黄河流经此地,河道变窄,本来开阔的水面骤然紧缩,这是其二;河床上暗礁密布,河岸上石壁林立,这是其三。这三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共同作用,使黄河形成巨大落差,激流狂泻于暗礁石壁之上,卷起惊涛骇浪,击起飞溅的浪花,声似虎啸,势如龙腾,且暗藏着巨大的漩涡,让人看得惊心动魄,热血沸腾。这段河道壮观程度仅次于壸口瀑布,故称黄河二碛。吴堡人说二碛,喜欢说天下黄河第二碛,那二碛是天下人的二碛。

  二碛岸边有一块巨石,从沿黄公路外畔的石崖上一直延伸到河里,看起来就像从河里长出来的一样。巨石大概有二三百平米的样子,平展展的,像切割机切出来的,形成一个天然的观景平台,令人不由得惊叹,大自然简直就是一个身怀绝技的超级大石匠。站在这个平台上,向黄河上游望去,只见滔天浊浪以排山倒海之势俯冲下来,生动地诠释了什么叫一泻千里,什么叫势不可挡!

  二

  有人说,秦晋大峡谷段的黄河是最能体现其性格特征的。黄河是宽容的,隐忍的,也是血气方刚的,摧枯拉朽的。上一刻,她还不动声色,拐了一个弯,就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怒吼,让人联想到一头刚刚睡醒的雄狮,联想到从苦难中一路涉水而来的中华民族。据吴堡县的一位老人讲,抗日战争时期,占领了山西的日军集结了一支数千人的队伍,准备利用二碛上游的一个渡口强渡黄河,攻打陕北。八路军破译了日军的电文,毛泽东作出指示:绝不让日寇越过黄河一步!当地的一位老船工给八路军建议,不能跟日军硬拼,要用巧劲,千方百计把日军引向二碛方向,只要日军的船只进入二碛上游200米以内的水域,船只就会失控。那一天,黄河东岸的河滩上聚集了黑压压的一群日军,大木船、小木船和汽船在河边一字排开,形成很大的阵势。日军指挥官雄心勃勃地跳上大木船,先遣队紧跟着上了汽船,他们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兴冲冲地下了水。装满日本军人的小木船则停靠在岸边等待渡河时机。等日军的舟船到达河心以后,黄河西岸的河滩上,一群由八路军假扮的民兵,一边放冷枪,一边飞快地往下游跑,日军不知底细,拼命追打,果然落入陷阱,二碛像张开的虎口,一瞬间就吞噬了日军指挥官和先遣队乘坐的舟船。小木船上等待渡河的日军见此情形,早已吓得魂飞魄散,哪里还敢轻举妄动。由此可见,黄河是一条充满灵性的河流,黄河二碛堪称一位抗日英雄。

  那年秋天,中央民族乐团专门来到黄河二碛的观景平台上,上演了一曲惊心动魄的交响乐《黄河大合唱》。当“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的音乐响起,我忽然有点想流泪的感觉,一冲动,居然把耳朵紧紧地贴在那块巨石上,希望能听到一种不一样的声音。那一刻,我似乎真的听到了风的吼声,马的叫声,还有黄河的咆哮声,但我分不清那是真实的声音,还是一种幻觉,那是黄河的涛声,还是历史的回声,也许那是现实与幻觉相互交融的声音,是当下与历史相互碰撞的声音。

  黄河二碛素有“黄河虎口”之称。从宁夏、内蒙古等地下来的货船一般要提前在临县的碛口古渡靠岸,把货物卸下,改由驼队转运出去。久而久之,碛口就成了一个商贸码头,成了一个历史古镇。可以说,是二碛成就了碛口,没有二碛,就没有碛口。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又道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养家糊口,黄河岸边的一些汉子专门在二碛扳船谋生,当地人把这种营生叫做闯碛。

  闯碛可谓虎口夺食,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以前的渡船都是木质的,既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方向盘,扳船全靠几根棹杆,船往哪里走,全靠艄公掌舵。扳船的汉子既要各司其职,又要协调配合,既要有勇,又要有谋。什么时候放船,也大有讲究。河水太大,木船有可能被巨浪掀翻,河水太小,木船又容易被暗礁撞开窟窿,稍有不慎,就会上演船毁人亡的悲剧。艄公们说,“嚎嗨嚎嗨”地喊着号子闯一回碛,就像提着脑袋在鬼门关上走一遭,要是闯不过去,这辈子就完了。

  闯碛成功以后,渡船要逆流而上,回到上游的渡口,这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个神秘的人群,那就是靠卖苦力为生的纤夫。他们在崎岖复杂的纤道上,前后排成一溜儿,把腰弯成一张弓,把头深深地埋下来,埋在两腿之间,再把纤绳牢牢地嵌在肩上,一小步一小步艰难地前行。他们遇山爬山,遇河涉水,遇崖攀崖,遇滩踩石,遇到更为复杂的纤道,只能趴着前行,甚至跪着前行,常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真是一颗汗珠子滴到地上摔八瓣儿。纤夫的身体经常暴露在阳光之下,用不了多久,他们的肌肤就会被晒成朱砂色,慢慢就会黑里透红,再往后就成了古铜色。事实上,裸身的纤夫并不是野蛮人,他们不穿衣服,是为拉纤利索,穿上衣服,容易被纤道上的乱石、树枝和野草挂住。另外,衣服一旦被河水打湿,或者被汗水渍湿,就会紧紧地贴在身上摩擦皮肉,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与其这样,还不如赤条条来,赤条条去,大家都为了生活,谁也不怕谁笑话,谁也不会笑话谁。

  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闯碛早已成为历史。但是,二碛并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反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了新的生机。上世纪八十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名热血青年,自发组成三支黄河探险漂流队,从黄河源头出发,历时半年,漂至黄河入海口,完成了黄河全程无动力漂流的壮举,在母亲河上奏响了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吴堡人脑子里灵光一闪,由此得到启发,萌生了“二碛漂流”的绝妙想法。于是,二碛广场上就有了一组名为《黄河之子》的雕像,雕的是30多年前在黄河无动力漂流中壮烈牺牲的七位勇士,这既是一种怀念,也是一种激励。之后,吴堡接连举办了两届黄河国际漂流赛,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时代弄潮儿在黄河二碛汹涌澎湃的激流中劈波斩浪,奋力前行,他们优美而有力的姿势惊艳了吴堡,也惊动了世界。

  如今,二碛已成为黄河漂流的最佳河道。在二碛,漂流者既能玩得惊险刺激,又能玩得有惊无险。前些天,我跟朋友们一道赶了一回时髦。在大峡谷里,在母亲河中,在橡皮船上,在河风的吹拂下,一边划船,一边肆无忌惮地打一场水仗,真是一种奇妙无比的体验。那漂流船就像一只神奇的魔盒,一上船,我们就找到了丢失已久的童年。因为漂流,二碛就像八月里的枣子,渐渐红了起来……(李光泽)


原文链接:http://www.nxjjjc.gov.cn/xbnxjw/lzjy/lzyy/202109/t20210908_43613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大别山上桂花香

下一篇:蓝色万掌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