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热点专题 >正文

锻造新时代四川创新驱动新引擎——《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出台记

时间:2019-11-13 来源: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0

  百年大变局,创新当自强。2021年6月15日,成都金牛宾馆,经久不息的掌声中,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

  这是新时代下,四川如何在全国乃至全球创新版图中,明确四川方位的“宣言书”——

  进入新发展阶段,创新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泉;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支撑。

  这是新时代下,四川如何有效解决经济与科技“两张皮”,疏通创新驱动症结的“路线图”——

  《决定》谋篇布局,不穿靴戴帽,不面面俱到,既抓住四川创新发展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也把文件写深写实,把问题理清说透,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贯穿一条主线: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作为主线统领和贯穿全篇。

  坚持一大原则:既服务国家全局,又推动地方发展。

  协同两种创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

  用好“新旧”资源:激活资源存量,做优资源增量,形成创新“场效应”。

  发挥不同力量: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切口虽小,纵深极广。

  一次创新发展的省情再认识

  《决定》出台,集思广益,既对标中央,又吸纳过往经验,更走出四川看四川。《决定》起草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四川科技创新现状再把握、再认识,在全国乃至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中找准定位的过程

  6月7日,成都兴隆湖畔,肩负补齐四川创新短板,提升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战略地位重任的天府实验室,正式挂牌。

  一周之后,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获审议通过。

  创新的脚步越来越快、鼓点越来越密,背后是四川对中央部署、对自身方位,乃至对全球创新格局的理解不断深入,剖析不断深化。

  ——认识的加深,源自对中央战略部署理解更加深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驱动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把创新作为新发展理念之首,到作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论断,再到提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新时代的征程上,几个命题亟待四川作答——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如何发挥四川优势展现新担当?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如何突出创新引领打造新引擎?促进新时代四川高质量发展,如何更加依靠创新驱动培育新动能?

  ——认识的加深,源于对省情的把握更加清晰。

  放眼看世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创新已成为重塑全球和区域竞争格局的关键变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多次在川进行重大科研布局,四川科教资源富集、创新基础厚实。

  同时,挑战无法回避。创新主体动力活力不足、创新成果市场化转化能力不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深、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不活……进入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期,创新掣肘日益明显。

  一个客观现实是,距离上一次以省委名义安排部署创新工作,已过去整整6年。内外环境变化,亟待四川完善创新蓝图。

  省委决定,以召开省委全会并出台相关《决定》形式,安排部署创新发展工作。这在四川历史上,还是首次。

  找准症结,扬长补短,精准施策。1月8日,全会《决定》起草工作正式启动。100多个日夜,省委书记彭清华,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亲自担任起草组组长,多位省领导亲自领衔调研组就重点课题展开调研。省委政研室牵头下,18个省级部门和有关市州抽调的21名精兵强将组成阵容强大、力量精干的起草执笔团队,先后完成大大小小20余个重要文件文摘。

  沉下去。在历时三个半月时间里,起草组围绕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运用等9个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在与省直部门、市州调研座谈基础上,起草组分行业、分区域召开多场座谈会,重点听取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以及科研人员意见建议,对有价值、可操作的政策举措建议,进行统筹吸收转化。

  走出去。在省内找不到的答案,就到省外去找。从陕西西安到安徽合肥,再到江苏南京和苏州,150余条经验做法被陆续收集整理,消化吸收。起草组成员记得一个细节,当听说湖北武汉一家研究机构在成果转化中有独到经验时,起草组连夜奔赴江城,取经问道。

  即便在《决定》初稿已形成后,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仍在进行。

  一条主线始终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作为主线统领和贯穿全篇。

  “起草组前期的基础工作中,第一步就是再一次反复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党中央的各项政策文件。”在起草组办公室,5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和文件政策汇编,是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一位起草组成员回忆,起草组成立初,大家经常连夜组织专题学习,逐字逐句吃透中央精神。

  四个原则始终坚持:一是坚持服务国家全局与推动地方发展相统筹,注重找到国家战略需求同四川发展需要的结合点,找准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二是坚持深化科技创新与强化制度创新相协同,注重破除制约创新体制机制障碍,使得“两个轮子”一起转;三是坚持激活资源存量与做优资源增量相促进,着眼形成创新“场效应”,统筹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创新主体作用,广泛汇聚国内外高端创新要素;四是坚持发挥政府作用与激发市场活力相结合,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推动创新发展。

  一种坚持始终传承:早在2015年,四川就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决定》,对于加快推动全省转型发展,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的《决定》不另起炉灶,起草组明确“管用的要强化,无用的要删除”。

  一次搭梁建柱的全新部署

  不搞穿靴戴帽,不求面面俱到,直接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决定》在路径上“抓两头”,解决经济科技“两张皮”,对四川科技创新的骨架脉络,四梁八柱,进行了全新谋划部署

  《决定》历时百日的起草过程中,一个时间节点值得回顾:初稿在3月已完成。换言之,起草组用了一半时间在对文稿的精打细磨上。

  为什么如此字斟句酌?时间,回到今年1月,《决定》诞生之初。从“起草工作建议方案”拟定,省委书记彭清华就亲自谋划指导、审定工作方案,亲自推动文件起草工作。

  不说空话,不出虚招。在超过4场省委常委会会议直接部署中,2场起草组全体会议讨论中,对四川如何深入推进科技创新的方向逐渐清晰——

  设定目标。《决定》提出,经过“十四五”时期努力,我省创新发展要实现“四个提升”,同时提出“两个高于全国”和“一个倍增”的相对目标。

  选择路径。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既奠定四川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又注重把四川创新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

  给予保障。全会《决定》和配套政策相统筹,一体推进,有对四川创新发展的总体部署、系统安排,更有可供实践操作、参照执行的“手册指南”,指向清晰,分工明确。

  如此一来,《决定》整个文本脉络清晰,架构完整,对四川科技创新夯基垒台、搭梁建柱的“施工蓝图”呼之欲出。

  蓝图中,蕴含着现实考量——四川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实力雄厚,但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还不足,怎么办?“我们提出探索建立省级产业创新平台,推出工业强基工程,提升产业核心基础体系能级。”起草组成员说。

  蓝图中,包含了全局思维——战略科技力量是科技创新“国家队”,代表我国科技创新的最高水平。只有抓好这一头,四川在全国创新版图中才有分量和地位。怎么做?“我们提出要构建凸显四川优势的实验室体系,积极争创国家实验室,建好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起草组成员说。

  蓝图中,承载了未来期望——政府加大研发投入,但企业投入太低,导致四川研发投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怎么办?“我们提出要保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倍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起草组成员说。

  细节见态度。细数《决定》条条措施,“小切口”屡见不鲜:探索通过举荐制等途径完善非共识项目评审立项机制、设立省级博士后专项资金、开展科研经费“包干制”试点……“切口虽小,但剑指关键问题症结,能产生爆炸性效果。”起草组成员认为。

  框架见思路。一个班子领导统筹,一体高标准同步推进的配套政策,征求意见同步、修改及时沟通、送审环节协同,既吸纳《决定》的重大举措和重要政策,又避免简单重复,注重错位衔接,“真正兼顾了宏观指导作用,和微观操作可行,杜绝纸上谈兵,防止《决定》现实‘两张皮’。”起草组成员谈道。

  展望“十四五”,四川提升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战略地位,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建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基础扎实、路径明细,未来可期。

  一份务实管用的实践指南

  《决定》和配套政策,立足四川实际,直击科技创新痛点,直解科技创新领域急难愁盼的关键问题症结,发力精准,实践性强,切口虽小,但纵深极广

  出席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代表注意到,在这次全会提供的各种会议文件中,不仅有待审议的《决定(草案)》,还有一份与之配套的“十条政策”。

  这样的安排别有深意。那就是,此次省委全会安排部署创新发展,不仅有“任务书”,还有“施工图”。

  回顾历史。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已就科技创新进行了专章部署,“十四五”规划也对创新引领进行了系统谋划。

  这意味着,此次全会在安排部署创新发展时,更加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立足四川实际,形成务实管用的实践指南。

  这也是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决定》起草之初就明确提出的要求,“要起草一份务实管用的文件”。

  发现问题,找准症结,精准发力,务实管用——十六字要求贯穿始终。

  起草组作了一个分析,《决定》共19条,不到1.2万字,采用“串糖葫芦”形式平行布局。除总论和保障措施外,均为问题导向部署的创新发展主要任务。

  17条部署中,既有抓“两头”这样的宏观路径,也有“两个高于”“一个倍增”,这样细致到具体指标增长的目标;既有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这样的承前,也有“高校可参照科研院所管理办法从基本科研业务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经费,用于奖励科研人员开展基础研究”的创新突破;既有建大科学装置、打造天府实验室的大手笔,也有用地、用能、资金的强保障。

  全会上,与会代表和列席人员纷纷表示,这是一份务实管用、遵循科学创新规律的高质量文件。

  务实管用,体现在跳起可摸高的目标设定上——《决定》用定性为主、蕴含定量的方式,提出“四个提升”的主要目标和“两个高于”“一个倍增”的具体目标。

  现阶段,我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幅、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这些目标四川有基础、有可能,但也需要跳起摸高。

  务实管用,体现在现实可操作的政策创新上——如何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特别是提升市场主体的创新投入?《决定》中提出支持国有企业整合资源,强化科技创新领域布局,将研发投入视同利润纳入绩效考核。激发国有企业带头提升研发投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行业中引发链式反应。

  务实管用,体现在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上——针对省级及以下科研院所,《决定》提出,加大对分散重复、业务交叉的科研院所整合力度,完善适应科研行业特点的经费、编制、人事等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

  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进入深水区,《决定》提出,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

  务实管用,体现在科研人员的现实获得感上——《决定》提出设立省级博士后专项资金,加大博士后培养引进支持力度。对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的相关团队和个人在省级科技项目、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优化出国(境)审批流程,支持科研人员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增收入、减负担,让科研人员把精力放在创新突破上。

  务实管用,体现在对科技创新规律的遵循上——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决定》提出鼓励开展好奇心驱动的自由探索。同时,直面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具有的不确定性,《决定》适当提高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资失败容忍度;《决定》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提出探索建立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新的蓝图,描绘四川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向着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前进!(记者  罗之飏  张彧希  徐莉莎)

  编辑人员:黄博


原文链接:http://www.scjc.gov.cn/7ixVUkUUa/detail

上一篇:百投集团纪委坚持“惩”“治”同向同力 推动企业健康稳步发展

下一篇:学先进 赶先进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演讲比赛决赛落下帷幕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