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纪律教育 >正文

【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秦裕伯:勤政爱民敕封城隍

时间:2019-11-13 来源:上海市纪检监察网站 作者:佚名 0

  

  

  秦裕伯(1295—1373),字惟镜、景容,号葵斋,世籍扬州高邮。至正四年(1344)中进士,历任湖广行省照磨、福建行省郎中等职,至正十四年(1354)辞官还乡。朱元璋屡召其为官不就;洪武元年(1368)不得不入朝任职,洪武六年(1373)病逝后被封为“上海城隍神”。

  百姓歌颂其勤政爱民

  秦裕伯从仕十余年,以足智多谋、为人正直著称。当时,胶东半岛地势低洼盐碱严重十年九不收,秦裕伯指导民众挖掘四周为渠用以储存雨水,又在渠外筑墙用来防止积水过多。此后,连年收成大好,形成当地独具特色的“台田沟”,抵御了盐碱涝洼之灾。

  

  

  城隍庙

  

  在任高密知县的三年间,秦裕伯把盐民的赋税按产量、收益之多寡分成三等九品,废除了原来的统一收税标准,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秦裕伯发动农民把原来公家抛荒的土地重新播种耕耘,收获的粮食即作为过往官员的接待费用,百姓不必再交纳额外赋税,不仅供给饮食住宿绰绰有余,而且还有余资购置一批新的马匹以供使用。

  当时,社会时局很不稳定,朝廷让各地州县修筑城池以利防守。在秦裕伯的规划领导之下,新建的高密县城墙周边有五里长,开辟东、南、西、北四门。城门均牢固而盖了砖瓦,能遮蔽风雨。城外开凿宽阔的护城河,河上架设吊桥为县城加了一道坚固防线。大规模修建文化教育设施,不仅兴建孔子庙、郑康成祠堂等公共建筑,而且增办四十二所教学机构,使学童们有了读书的机会。

  当秦裕伯离任时,百姓为歌颂其勤政爱民之功德,特请在大都任礼部郎中的明善写了《秦尹去思碑记》,详细记载其政绩。

  

  

  雕塑像

  

  至正十三年(1353)春,秦裕伯调任福建行省郎中。他为官恩威并施,规定盗匪首次捕获,发款令其自谋生活。再捕获则杖责几十,让其耕田。第三次则数罪合科,加重罚,将罪犯投入石灰坑,告诫鸡鸣狗盗之徒,要行善事,清白为人。由此,盗贼匿迹,百姓称颂,秦裕伯也赢得“公正干练”的美名。

  三拒征召以忠节示人

  秦裕伯任福建行省郎中一年后,辞职还乡。他返回家乡后,手不释卷,每日阅读典籍格言,不忘爱国爱民之念。

  

  

  秦裕伯世籍扬州高邮

  

  至正十六年(1356),起义军首领张士诚占据苏州后,仰慕秦裕伯学名,两次派人上门招贤。秦裕伯坚决推辞,一度避于松江横泖。

  至正二十五年(1365),母唐氏去世,秦裕伯闭门守孝。至正二十七年(1367)正月,朱元璋发出《聘裕伯公御书》,派人征召秦裕伯出山任职。秦裕伯对使者说:“食元禄二十余年而背之,不忠也。母丧未终,忘哀而出,不孝也。”并作《上中书相国却聘书》以示推辞。

  洪武元年(1368)四月,朱元璋发出《再聘裕伯公御书》,以历代应召之例劝其入朝。秦裕伯称病拒绝,又作《再上丞相却聘书》,请求“投鹿于山,放鱼于渊,不出范围,物遂其天”。

  

  

  扬州高邮

  

  朱元璋不肯罢休,当月又发出《三聘裕伯公御书》,严词威胁逼迫。事至于此,秦裕伯若再推辞,不仅会招致杀身之祸,还可能殃及桑梓。他叹道:“是皆已甚迫,斯可见矣。”于是,告别故里,以逾古稀高龄步入朝堂。三年后,秦裕伯被外贬任陇州知州,以病辞官不就返回故里。

  敕封“护海公”泽被后世

  秦裕伯生前,朱元璋两次征召而不受。为了笼络江南士民,朱元璋称“生不为我臣,死当卫我土”,敕封秦裕伯为“显佑伯”,称上海邑城隍正堂。

  

  

  “保障海隅”匾额

  

  自嘉靖十四年(1535)起,在上海城隍庙的正门口高悬“保障海隅”匾额。同治十一年(1872),秦裕伯被钦封为“护海公”。上海城隍庙大修,上海人曹一士撰写《上海县城隍神颂序略》。曹一士评价秦裕伯,“释主疑,明民智,不惜一身去就,为国人请命耳。”

  

  

  城隍庙

  

  秦裕伯后人秦荣光有诗赞曰:“救万生灵一入朝,肯贪五斗折陶腰。还山老铁衣仍白,信史千秋节未标。”


原文链接:http://www.shjjjc.gov.cn/2015jjw/n2345/u1ai85482.html

上一篇:平谷:开展“12·4” 国家宪法日系列学习宣传

下一篇:【沪上历代名人廉政故事】建县衙、筑城池、造孔庙,他对嘉定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