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日特别策划·清风荐读 ①丨西江月·井冈山
(点击音频 收听朗读作品《西江月·井冈山》)
△朗读者:李炜 驻天津师范大学纪检监察组组长
西江月·井冈山
作者: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1928年8月,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去湘南,毛泽东率领大部队前往接应。此时,留守井冈山根据地的兵力仅有七百余人。国民党军队得知消息后,认为此时正是一举消灭井冈山根据地的绝好时机。
8月底,驻守井冈山的红军也接到情报,国民党四个团以上的兵力正向根据地过来。危急时刻,留守井冈山的朱云卿和袁文才立即商量对策,根据毛泽东同志此前的指示,准备利用有“天险”之称的黄洋界与敌军作战。
1928年8月30日,黄洋界保卫战打响。国民党士兵沿着通往黄洋界的小道推进过程中,踩到了竹钉,敌人慌乱之时,埋伏在山上的红军和赤卫队趁机发起了攻击,国民党军队瞬间败下阵来。此后,国民党军队又连续进攻,红军借助地形优势和防御工事,接连打退了敌人的几轮冲锋。战斗从上午一直打到下午,国民党军队始终无法接近哨口。
下午四时,红军弹药即将用尽,国民党军队逐渐逼近,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刻,井冈山唯一的一门迫击炮被抬上了黄洋界,但是也只有三发炮弹。由于气候潮湿,前两发都成了哑炮,就在敌人即将冲上哨口的危急关头,曾在黄埔军校学过炮科的陈毅安营长亲自操炮发射,只见第三发炮弹向山下的国民党军队指挥部飞去。随着一声巨响,埋伏在山间的赤卫队和革命群众将红旗举起,齐声呐喊,并在铁皮桶里点燃鞭炮,造成一片枪声的假象。国民党军队以为红军主力回来了,立即仓皇逃跑,国民党援军也匆匆后撤,黄洋界保卫战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为红四军主力返回井冈山、巩固根据地、打破敌人的“围剿”创造了条件。
这次胜利,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既得益于红军战士的英勇善战,也得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所以说,这也是一次人民战争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率领红军主力返回井冈山的途中,得到了黄洋界传来的捷报,欣喜之余,在马背上脱口而出、一气呵成地吟就了这首不朽的名篇——《西江月·井冈山》。
(以上内容节选自央视四套《国宝档案——展翅之初》系列节目之“黄洋界保卫战”)
原文链接:http://www.tjjw.gov.cn/html/news/2021/0424/82277.html
上一篇: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四种形态” 一季度运用第一种形态29.4万人次
下一篇:弘扬红色文化 加强家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