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纪检内参!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纪检内参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纪检舆情 >正文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做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大文章

时间:2019-11-13 来源: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作者:佚名 0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新技术推动物流配送、空中交通、应急救援、新兴消费等领域不断拓展革新。图为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一架无人机搭载着快件飞抵深圳蛇口集装箱码头附近的起降点。新华社发

  

  

  11月30日,2024量子科技和产业大会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向观众介绍分布式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系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2月5日,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上,已应用于嘉兴乍浦港的氢能卡车吸引参观者驻足了解。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围绕如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中心研究室副主任徐晓明。

  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

  记者:为什么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为迫切的需求?

  徐晓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当前我国科技发展和产业创新的核心目标,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这一重要论述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变革、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内生动力,能从科研链条起始端突破技术门槛,提高基础技术水平,进而推动产业升级和变革。产业创新则是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能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激发创新活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还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从而实现生产力质态跃升。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闯出新路。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为依托,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互促共生、相辅相成,二者的深度融合可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同时,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能够打破创新资源在科技和产业之间的壁垒,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提升国家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因此,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的必然选择,有助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的哪些成果成效,让您印象深刻?

  徐晓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科技创新作出了“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等一系列新论断和新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一系列重要科技体制改革文件和方案,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果,推动了科技和产业共同进步,为国家发展大局作出重要贡献。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效果显著,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我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4年的第11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国家。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01.5万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所占比重达到四成以上。近年来,我国创新产品的品质得到很大提升,新能源汽车、家电、手机等在全球都广受欢迎。

  二是重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成果不断涌现。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分别达到29个、26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17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万家,不断打造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新高地。在量子通信、光量子计算机、高温超导、中微子振荡、干细胞、合成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纳米催化、极地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战略高技术捷报频传,如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采用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算系统“神威·太湖之光”、“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自主研发的核能技术等成就举世瞩目。

  三是产业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集成电路制造技术、移动通信、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高铁、新能源汽车、特高压输变电技术、风能和光伏关键部件及设计制造技术等均取得了重要突破,引领支撑新旧动能转化,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持续加速。在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上,2023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8539.9亿元,同比增长75.4%,惠及企业3.7万家;达成专利开放许可1.7万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显著,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场景中快速落地。“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等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

  新时代以来,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科技遏制、技术脱钩、极限施压等,我们依然交出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亮眼成绩单,许多成就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作为国之重器,国产大飞机投入运营是航空工业创新发展的里程碑,更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体现。随着C919大型客机“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进入民航市场,国产大飞机市场化运营、产业化发展新征程正式开启。截至目前,C919已累计获得了全球1000余架订单,我们走完了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试验、自主集成、自主适航取证的全过程,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入融合的实践样板,标志着我国在航空工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提升。

  明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关键、途径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对此,应如何理解?

  徐晓明: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首先必须具备强大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这要求持续增加科研经费投入,确保关键领域和重点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不同学科之间交叉融合,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突破;充分尊重和激励科研人员的创新思维,通过专利政策奖励、学术论文发表等激励措施,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能够更好地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我们要在科研投入、人才培养、创新环境等方面下功夫,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协同发展,形成更多高质量的科技成果。同时,还要加强科技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确保科技成果能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持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企业是市场创新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产业转型和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就是要让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决策者、投入者、执行者和受益者。这需要我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企业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时,企业能够整合产学研用等各方资源,形成创新合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应不断促进企业、学术机构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通过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为各方提供交流平台和机会;建立产学研联盟,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另外,还需要加强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支持,推动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创新的良好生态,从而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真正实现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应用,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加强对科技成果的评估、定价、交易和产业化等全过程的管理和服务。同时,要降低科技成果转化成本,推动科技成果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得到应用,不断塑造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谁能够更快地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谁就能够抢占市场先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可以说,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速度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我们要努力在国防、能源、信息等关键领域快速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升国家在相关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确保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产业升级需求,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任重而道远。要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的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同互促,夯实融合基础;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企业创新资源要素集聚能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强化人才支撑,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培育领军企业家和科学家,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科技创新团队和卓越工程师,不断加强科技人才和产业人才交流互通;完善政策体系,推动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互补,加强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为产品创新成功搭建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桥梁,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支撑和保障。

  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何着重强调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有哪些主要工作着力点?

  徐晓明:要求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目的是更好地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科技创新力量和优势资源分散、重复、低效配置问题,激发各类创新主体内生动力和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效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强调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首先是为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需求。历史事实表明,经济大国不等于经济强国,一个国家长期落后归根到底是由于技术落后。我国作为经济体量世界第二的发展中大国,在百年变局中谋求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把创新资源和力量统筹组织起来,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安全、赢得发展主动。其次是为了适应现代科技攻关的实践需要。从科研范式变革看,大科学时代必须集中创新资源和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大会战”。科学研究形态已经告别单枪匹马、手工作坊式,进入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新阶段。国际科技竞争正日益演变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是适应现代科技攻关的需要。再次是为全面应对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需要。加强创新资源统筹,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可以使我国更快地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构建更加高效、协同的创新体系,提升在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地位。

  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找准找实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的着力点:

  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从历史经验看,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大批国之重器。新征程上,要继续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机制,大力培养龙头型和高速成长型科技领军企业,引领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创新。同时,要形成企业“出题”、联合“答题”、市场“阅卷”的融通创新模式,支持企业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管理改革,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建立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制度。同时,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统筹部署重大科技攻关与成果转移转化,一体推进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此外,还要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走向产业应用。

  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金融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必须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作为有力保障。要鼓励引导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支持保险资产管理机构、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发与创投特点相匹配的长期投资产品。同时,要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的金融支持,着力解决周期长、风险大、资源消耗高的科技创新项目和有效抵质押物较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此外,还要完善创投资金管理制度,丰富创投基金退出渠道,确保创投基金接续性和流动性。

  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政府超前规划引导、科学政策支持,也需要市场机制调节、企业等微观主体不断创新,是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政府主要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市场对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起筛选和导向作用。要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整合雄厚的科研基础、丰富的应用场景、完备的工业体系等优势,营造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创新生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郝思斯)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4-12/10/content_9274733.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一线观察·加强基层纪检监察监督② 在破解“熟人社会”监督难题上持续发力

下一篇:今日锐评 | 整改不力必问责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