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大家庭 北京再聚首
图为来自喀麦隆的随团记者吉恩·阿坦加纳在CAVE 8K超高清体验区参观。左翰嫡 摄
随着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脚步的临近,位于国家会议中心的峰会新闻中心人气渐旺。9月3日下午,来自喀麦隆的随团记者吉恩·阿坦加纳来到新闻中心的CAVE 8K超高清体验区,沉浸式“游览”了一遍喀麦隆克里比港、刚果(布)一号公路、蒙内铁路等中非合作项目,并与这些场景合影留念。
“体验区应用了超高清四面屏技术,为大家创造身临其境的感受。这几天,很多来自非洲国家的媒体记者都在这里拍照‘打卡’,有的还会和同伴一起自拍,气氛非常欢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在这样欢乐融洽的氛围中,中非大家庭迎来了继中非合作论坛2006年北京峰会、2015年约翰内斯堡峰会、2018年北京峰会之后的又一次大团圆。
“中国和非洲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都是‘全球南方’的重要成员,这一天然属性将双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豫锡说,中非关系之所以重要,源于双方深厚的历史渊源、理念的高度一致和共同的发展愿景,“我们双方的合作不仅增强了非洲的发展能力,改善了非洲的营商环境,也为国际上对非合作营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中非命运共同体,到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再到构建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在实现现代化这个共同梦想的推动下,中非在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道路上结伴前行,双方高层在“走亲戚”式的相互走动中越来越亲、越来越密,务实合作展现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强劲发展活力。
“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非始终是推进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和好伙伴。”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林剑说,中国一直坚定支持非洲探索自主发展道路,帮助支持许多非洲国家建成了各自国内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座跨海大桥、第一个工业园区,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农业、资源遥感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在卫星航天、数字经济、电池光伏等领域深化合作,实施鲁班工坊、“万村通”、“非洲光带”等一批“小而美”项目,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和减贫扶贫经验,助力非洲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源,以人才红利助力实现现代化。
“非洲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做了很大的贡献。”坦桑尼亚桑给巴尔总统侯赛因·阿里·姆维尼说,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农业、旅游业等领域,中国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国还有一项伟大的成就,那就是实现了脱贫。希望学习中国的经验,让当地民众走上脱贫之路。
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塔费拉·德贝·伊马姆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理念主要是以人为本,共享未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扩大市场准入,实现全球共享发展,全面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这些理念必将为非洲、为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提供机遇,为非洲多国带来大量投资机会,增强生产能力和贸易能力。
作为峰会的重要配套活动,将于6日举行的第八届中非企业家大会规模预计达到1000人,报名人数远超预期,目前共有中方企业家代表382人、非方企业家代表408人。第一次到访中国的加纳广播公司记者塞缪尔·阿亚玛说,中国企业在加纳开展了“了不起的工作”,希望在峰会上更深入地了解中非合作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期待加纳能够向中国学习更多农业现代化经验、数字经济知识,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非合作论坛成立24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已经成为中非合作的“金字招牌”和引领国际对非合作、深化“全球南方”合作的一面旗帜。当前,中非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你来我往越来越密,互学互鉴越来越深,友好情谊越来越浓。这次峰会是一次承前启后、守正创新的会议,在真挚情谊的浇灌下,中非友好合作之树愈发根深叶茂,还将不断结出累累硕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左翰嫡 韩思宁)
原文链接:http://www.hebcdi.gov.cn/2024-09/05/content_922953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