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海筑网
在辽鲁航线航行的船舶。如今,船舶加装配套的通信设备后可实现5G信号“一路畅联”。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涉及的某基站建设现场。
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某基站光缆接入作业中。
得益于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的技术优势,海上航标作业可实现现场直播。
工作人员对辽鲁航线海域5G信号进行现场测试。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供图
登顶世界之巅,挺进万米深井,穿行千楼万厦,覆盖广袤原野……一路向“新”,我国5G商用如今已走过五个年头,并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前不久,我国5G网络建设又有新突破——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完成全部建设并正式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首次实现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也意味着超过2万平方公里的茫茫海域正式结束手机没有信号或信号断断续续的历史,旅客乘船出海也能顺畅地刷手机、看视频。
5G信号“一路畅联”“人享其行”的美好愿景在航程超过150公里的辽鲁航线海域率先照进现实。这是如何实现的?海上5G网络建设与陆上有何不同?除了手机信号“一路畅联”之外,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将为海事监管、航海保障、海洋新业态发展等带来哪些改变?未来,海上5G网络建设将走向何方?让我们一起走近辽鲁航线海域。
茫茫大海也能顺畅地刷手机
每年约有27.6万艘次船舶、400余万人次旅客直接受益
以大连至烟台、大连至威海、旅顺至烟台、旅顺至龙口航线为代表的辽鲁航线,连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航程超过150公里,用时大约7小时,被誉为客货运的“水上黄金航线”。然而,却始终面临着一个现实难题:存在通信盲区。
“长期以来,辽鲁航线海域传统通信存在着网络不连续、信号不稳定的问题,对保障海上安全监管、船舶运营安全和旅客体验来说较为不便。”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杨哲介绍,此前,由于辽鲁航线海域周边陆地及岛屿通信基站覆盖范围有限,船舶开航一两个小时后就会失去网络信号。在大连至烟台航线上,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就会有3至5个小时的信号盲区。
“这让旅客无法与家人保持通畅的联系,也无法上网娱乐,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旅客的不适感、不安感,降低了乘船舒适度,进而影响航线客流,也容易导致旅客投诉等一系列问题。”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峰说。
辽鲁航线海域实现5G网络规模化连续覆盖,让上述难题迎刃而解。
对于乘客而言,旅途更加便捷、舒适。“之前的海上航程,没办法通过手机支付购买饮品和食物等。如今,不仅可以实现手机实时支付,还能随时和家人朋友打电话、通视频,或者刷手机打发时间,体验感很棒。”一名常年乘船往返于烟台、大连两地的乘客说。
对于常年在海上的船员而言,工作生活也有了质的变化。“从前,信号盲区导致我们无法随时与岸基保持联系,有时遇到紧急情况也无法及时获得救助,更别提工作之余的上网娱乐了。随着5G信号连续覆盖,海上网络‘一路畅联’,海上工作生活也少了很多枯燥和烦恼。”一位船员表示。
对于渤海湾客滚运输的骨干企业——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而言,将有力支撑公司进一步提升旅客乘船体验,也让邹峰对公司的安全发展更有信心。
“5G网络覆盖后,船舶与陆地之间的通信稳定性、经济性得到大幅提升,船舶公司可对船舶航行状态保持实时动态监控,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事故发生。”邹峰说,稳定的网络还能保证工作人员顺畅地通过网络管理平台、办公系统等开展工作,有效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
根据北海航海保障中心测算,目前,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覆盖面积已超过2万平方公里,预计每年将有27.6万艘次船舶、400余万人次旅客直接受益。
不仅如此,得益于5G网络海上规模化连续覆盖,海上应急通信和应急处置能力也随之增强。
“没有5G网络时,海上若突发事故险情,船舶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卫星将有关情况传回岸基,成本高、难度大。”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通信信息处高级工程师李巍说,“现在,海事执法船到达事故现场后,可通过5G网络将遇险船舶和附近水域船舶情况实时传回陆地搜救指挥中心,便于调度周围船舶、无人机、无人艇等装备参与救援,形成全方位的立体搜救体系。”
在杨哲看来,推动海上5G网络建设不仅是提升海上交通安全保障、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切实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还能有效解决海上监管“视野盲区”,对船舶安全等监管工作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
据了解,海事、海警、渔政、边防等涉海职能部门,可利用5G网络感知能力,及时充分感知海上违法犯罪行为,监控和预报潜在的安全风险、威胁隐患,以海上5G技术应用助力构建安全可靠的海洋感知通信网络,守护“蓝色国土”。
更深远的意义仍在显现。
“5G网络全面覆盖,正在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李巍说,基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带来经济增长;借助5G技术的数据高速传输能力,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可实现实时传输,这将帮助相关部门更加准确地了解海洋环境状况,制定更加合理的开发方案,从而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还将助力港口的智慧化能力向航道、锚地等进一步延伸,海上风电场、海洋牧场、海洋工程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更加蓬勃、更加“智慧”。
海上5G网络基站设计建设运维难度远超陆地
网络连接成功率达98.02%,切换成功率达100%
事实上,琼州海峡此前已实现航道和海面5G网络覆盖延伸至20公里,让手机信号在海域上“畅通无阻”。为何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规模化连续覆盖备受关注?
“虽然同为我国内海,但渤海比琼州海峡的网络覆盖距离长、难度大。”杨哲表示,海上网络“信号稳、体验优”的背后,是科研工作者们一步一个脚印的攻坚克难,“与建设覆盖陆地的5G网络相比,建设海上5G网络难度更大。”
据介绍,近年来,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立足水上安全通信职责,一直联合海事机构、通信运营商等,探索开展海上通信技术应用研究,持续推动辽鲁航线海域网络建设。
直到2020年,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当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将700兆赫兹频段频率用于5G网络建设。这为海上通信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可能。
“700兆赫兹频段频率具有传播距离远的特点,我们在辽鲁航线海域搭建700兆赫兹5G网络,对海上灯浮标巡视、检查、养护和维修全程视频信号的实时传输情况进行测试。”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通信信息处处长于树海说,根据实船测试和技术研判,700兆赫兹5G网络有效通信距离超过50公里,网络连接成功率达98.02%,切换成功率达100%,可满足视频等大容量数据传输需求。
这一可喜的测试结果,为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建设提速。北海航海保障中心积极建立常态化定期沟通机制,及时对接海事部门、航运企业与移动通信运营商等各方需求,加快推进建设进度。
有了可靠技术方向,基站布点设计又成为一大难题。
“海域覆盖最关键的是,要把站点建得够高,才能覆盖得够远。”于树海介绍,今年上半年,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山东、辽宁两省移动公司,利用软件仿真技术分析和海上实船测试、现场勘察等多种手段,甄别确定辽鲁航线海域网络覆盖盲区、弱区范围,制定基站建设补点方案。
然而,这些基站建设、运营和维护的难度,远远大于常规基站,天气、海况、岛屿地理条件等都影响着工作的推进。
“有的基站建在无人岛,前期勘探就存在上岛难的问题,加之没有网也没有电,需要重新设计太阳能和风能供电方案以及基站和海岸之间的微波链路。此外,还需要考虑机房运营、铁塔避雷等问题,施工的难度可想而知。”李巍深有感触地说。
回忆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的建设过程,大竹山岛基站的补点建设给李巍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竹山岛基站海拔约200米,是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覆盖基站补点建设的重要节点。一方面,岛上没有常住居民,登山步道5公里,山高坡陡,夹杂碎石。另一方面,海域覆盖采用的天线重量为常规天线的2倍,极难搬运。
“在一次登岛安装设备时,岛上唯一的交通工具——电瓶车突发故障,抛锚在半山腰。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当机立断,扛起重达几十斤的设备、物料和工具,顶着烈日徒步数公里山路,才终于抵达安装位置。”李巍说,抵达后,他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投入基站安装工作,最终在3小时内顺利完成了从基站架设到信号测试的全部工作。
山东北隍城、大竹山两座5G基站先后建成开通并网运行;大连圆岛5G基站完成建设方案编制后启动工程实施……在各方通力协作下,创新采用“700兆赫兹海岸基站超远覆盖+轮渡船舱直放站+船载多模CPE”模式,研发无线直放站中继方案,大幅提升5G网络覆盖距离,使得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全域覆盖的目标成功达成。
目前,山东已实现沿海、常住居民岛屿、省内航线及省际重要航线的网络畅通,海域网络覆盖延伸至103公里,并在离岸50公里处实现了高达160兆比特每秒的上传速率。
不仅如此,覆盖辽鲁航线海域的5G网络基站还全部实现无人化运行,工作人员足不出户便可远程监测运行状态,一旦突发故障等情况,可以及时进行维护。
逐步实现渤海海域网络全覆盖
打造“交通宽带网络内海”
5G网络加持下,渤海海域正在激荡新活力。
作为我国最大的内海,渤海是我国重要的通航水域之一,拥有密集的港口群、丰富的海洋资源,在我国的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
实现了辽鲁航线海域5G网络规模化连续覆盖的既定目标后,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向“新”而行的步履未停:要以先进通信技术应用为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国家层面已经绘就“路线图”。2023年12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三部门发文部署加快“宽带边疆”建设,提出“到2025年底,内海海域按需实现网络覆盖”“到2027年底,内海、领海等海域基本实现5G网络覆盖”的目标。
杨哲介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将依托辽鲁航线海域交通宽带网络建设工作经验,以5G网络建设为基础,综合利用北方海区海事、航保系统基础资源优势,合理利用海上油气、风电平台等已有设备设施,共同推进渤海海上5G网络建设,逐步实现渤海海域网络全面覆盖。
时间表、路线图,正在被一一敲定——
第一阶段,依托北方海区最大的港口天津港,建设渤海5G通信网络应用示范区。
第二阶段,启动渤海主要航路交通宽带网络建设,逐步实现“以老铁山、长山等主干水道为核心,向渤海主要港口扩展延伸”的重点航路网络全覆盖。
第三阶段,开展信号盲区的基站补点建设、扩展海上网络覆盖面积,力争于2027年底前实现渤海交通宽带网络全域覆盖,打造渤海“交通宽带网络内海”。
“目前,我们已针对渤海5G应用需求开展深入调研,逐步明确了重点点位选址意向和基站技术标准,同时在秦皇岛、营口等水域开展了5G信号测试,初步掌握了部分数据。”李巍透露,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也正在统筹谋划渤海5G网络建设方案编制工作,预计在今年年底前会完成方案初步设计并向社会公布。
与此同时,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已向移动通信运营商、海事机构、港口集团、航运企业、航海院校、研发企业等单位发出倡议,共同推动建设渤海海域5G“骨干网”,共同保障维护渤海海域“安全网”,共同搭建海上应急救援“专用网”,共同打造面向涉海用户“服务网”,共同营造服务经济发展“产业网”。(卢锐 胖雨珊)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157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风采 | 用忠诚书写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