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丨用丹青为时代和人民写照
《天梯》 赵晓东创作 刘同华 摄
《最美太湖水》 商亚东创作 刘同华 摄
《中国玉麦》 来源创作 刘同华 摄
近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美术作品展”在京与观众见面。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广大美术工作者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十年来,艺术家们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一批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的文艺精品。
描绘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一件件现实题材作品串联起十年来的家国记忆,展现出新时代的万千气象。
许多观众在王奋英的中国画《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前驻足观赏。该作品以温馨的笔调,表现了十八洞村召开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的场景。为了创作这幅作品,尽管是地道的湖南人,王奋英仍多次奔赴湘西写生,一次次往返,让她真切地感受到了十八洞村的巨大变化。所以,她决定“用水墨语言来表现这片土地的变化”,这是她的创作初心。
赵晓东创作于2019年的《天梯》,令人震撼不已。这是一幅展现深度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油画作品。在四川省大凉山深处,人们像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散落在连绵的大山中。要到达这里,以前是攀爬村民自制的藤梯,现在则有了风雨不动安如山的钢梯。对此,赵晓东感慨,“我多次爬过这钢梯,陡峭悬空,山风呼啸而过,如在云端。一架天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他们可以安全地来去自如,享受现代生活,人们为生活充满希望而欢欣鼓舞,而这一切都是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的。伟大的创举改写人们的命运,这样的大爱令人深深感动!”2021年,这件作品参加了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伟大征程 时代画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
父亲桑杰曲巴和女儿卓嘎、央宗一直在位于中印边境的玉麦放牧守边。漫长的岁月在他们的心里烙印下“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心灵坐标。油画《中国玉麦》就是以卓嘎、央宗姐妹为原型的一幅写实性作品。画面以暖色调描绘了姐妹二人在放牧守边途中升旗的场面:央宗踩在一块岩石上,奋力去绑住挂旗的绳子,右边的卓嘎抬起手整理国旗。身后坚硬的灌木丛象征着在这片土地上顽强生存的人民。远处是白雪皑皑的高山,坡下几头牦牛悠闲地吃着草,远方的树丛上也有一面国旗呼应着近处的红色,守国护边的主题被鲜明地凸显出来,使作品呈现出静穆与庄严之美。
漫步在展厅中,精美的艺术作品让人目不暇接,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视角。比如商亚东的油画《最美太湖水》呈现的是青年科技人员进行水质检测的瞬间,作品采用逆光表现太湖的湖光山色,给人物增添了灵性,营造出既真实又梦幻的视觉效果。张卉的中国画《辉煌的征程》,通过艺术化提炼,将23位“两弹一星”元勋等置于同一画面,生动诠释他们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人物的忠诚之心和信仰之光在画面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王利的中国画《飞天港》聚焦载人航天事业,艺术地表现出发射塔、飞船、空间站等器物的造型以及航天人科研攻关、不懈奋斗的精神。
笔墨随世运,无日不趋新
努力表达对时代、对人民、对生活的歌颂与热爱,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主脉。
正如傅抱石曾经说过的一段感人肺腑的话:“由于时代变了,生活、感情也跟着变了,通过新的生活感受,不能不要求在原有的笔墨技法的基础之上,大胆地赋以新的生命,大胆地寻找新的形式技法,使我们的笔墨能够有力地表达对新的时代、新的生活的歌颂与热爱。”
1949年1月31日,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北平,并举行了入城式,成为震动中外的伟大历史事件,使驰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免于战火完整地保存下来,为新中国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当时毛泽东要求人民军队一定要从东交民巷经过,因为“旧中国这里是帝国主义的天地,中国的军警都不得进入。而今,北平解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昂首阔步通过,宣告那段耻辱的历史结束了。”
解放军和平进入北平的这一历史时刻,就被后来成为美术宗师的叶浅予用画笔定格下来,这就是国画《北平解放》——画面上,数百个群众形象清晰可辨,既显示了各自不同的身份、职业,又展现了欢快而不雷同的动作神态,其艺术创作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崇高的艺术之美,不仅记录下历史的深邃画面,也成为永恒的红色记忆。
画家丁一林多次参与重大题材创作,他的油画《科学的春天》表现的是1978年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历史。科技工作者们激情昂扬地步出会场,春天的阳光映照在每个人的面庞之上,并与他们的笑容一起绽放。画面构图饱满,气势袭人,表现了改革开放给科技工作者们带来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既是科学的春天,也是祖国的春天。
时代沸腾的生活,让艺术家以赤子之诚投入到祖国山河和时代巨变中,不由得提起画笔主动反映时代生活。自然,他们的作品面貌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一批既有传统笔墨又富有时代精神的新作喷薄而出。
展览中,有一幅名为《支部建在楼宇——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党建工作纪实》的画作,这件由李前创作于2021年的作品在众多作品中独具风貌——呈现了浦东新区因地制宜建立楼宇党建服务点,在服务党员、服务员工中实现凝聚引领。作品以青年同志党小组会议为画面基础,刻画了一个充满自信、乐观向上的青年支部书记形象。色调明快,人物造型和环境设置力求突出个性与特点,着力表现新时代青年人的精神风采。
通过一件件经典美术作品,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文艺创作传统,浸润在一代代艺术家的笔墨中。他们积极投身文艺创作,记录时代风云,辛勤工作、开拓创新,在文艺领域耕耘奉献,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记录人们追梦筑梦的坚定身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业态不断涌现,人民形象日益丰富,反映到美术创作中,就是表现对象覆盖面更广,形象塑造更加可爱、可信。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诸迪介绍,中国文联、中国美协持续组织广大美术工作者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采风创作活动,让艺术家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味生活本质、感悟生活底蕴。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极大激发了广大美术工作者走进生活、描绘人民现实形象的创作热情,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一批用清新质朴的眼光观察人民生活、描绘人民形象的美术作品应运而生。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从“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画作展览”到“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新时代的新气象在美术创作之中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共同描绘波澜壮阔的丹青史诗。艺术家用胸中壮阔的丘壑、笔底纵横的波澜,记录着伟大时代、伟大人民,为时代和人民留下真实写照,同时这些作品也唱出了艺术家激昂奋进的心曲。
重庆大学共和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斌认为,重大题材美术创作聚焦重大历史题材、重大现实题材和重要人物,不仅表现了重大题材美术创作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更深刻反映了新时代的人民生活和精神状态,最终探索创作出一大批更加符合新时代人民群众审美需要的重大题材美术佳作,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
正如赵晓东所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新时代,也是一个奋进的新时代。我将把我的心、情、思都融入生活之中,把从百姓生活中间收获的感动和震撼浓缩到作品中,镌刻时代足迹,留下人们追梦筑梦的坚定身影,传扬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艺术家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人民的冷暖幸福放在心上,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笔端,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让激情在艺术和现实中流淌。我们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审美的享受,更有精神的力量。
原文链接:http://www.gzdis.gov.cn/xwhc/yw/202408/t20240809_8536599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广安观潮丨以作风攻坚保障改革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