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
登录|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当前所在:网站首页> 纪检要闻 >正文

设施农业向“新”提“质”

时间:2019-11-13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作者:佚名 0

  7.jpg

  农户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的气雾栽培“植物工厂”内采摘蔬菜。张永益 摄

  8.jpg

  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一家智能温控大棚基地内,水利灌溉专用变频智能控制系统正在进行喷淋工作。袁镔 摄

  9.jpg

  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全球首座超高层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内,工作人员正在观察水稻秧苗情况。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10.jpg

  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区河下镇浒溪村工厂化养鱼大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眼下,正是“三夏”大忙季节,伴随着滚滚热浪,一台台收割机、脱粒机、烘干机和运输车等现代化农业设施纷纷发力,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与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密不可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设施农业大有可为”。设施农业是指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装备技术与现代经营管理方式,为动植物生长提供相对可控制的环境条件,进而实现高效生产的农业类型。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国现代设施种植面积已达4000万亩,约70%的肉蛋奶和52%的养殖水产品由设施养殖提供,效率高、产出高、效益高的特点明显。同时,自主化、国产化农业设施装备体系初步形成,温室物联网技术在部分现代化设施中率先使用。

  智能化系统让万亩农田实现高效管理

  仲夏时节,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境内,黑土地上的玉米、大豆等农作物长势正旺。在位于梨树县青堆子村的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智能化的农田管理系统正在对作物生长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保驾护航。害虫监测仪、摄像头、太阳能电池板等设施在田间整齐排布,实时采集田间地头的各项有用数据信息,并全部传输到管理系统中。工作人员在办公室的电脑上就能清楚掌握每个地块的各种情况。

  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经营的土地有近15000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每个环节都配备了各种不同的农机设施。这么广的土地,这么多的设施,如果光靠人工管理,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很低。因此,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在这里大有作为。

  现在很多商场里的商品都有二维码,而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也有自己专属的地块码。田里的播种机任务完成了多少?哪个地块发生了虫害?最近气象情况如何?这些曾经在地里巡半天田都不一定能完全了解到的情况,如今通过管理系统第一时间就能得到答案。“农田数字化、管理无人化”,奔着这样一个目标,现代化的农业种植理念在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成为现实。

  合作社的总经理韩凤香介绍:“没有数字化、智能化系统之前,种地全靠人,效率很低,效果还不好。比如说,我们要想知道地头的作物长势、虫情等情况,需要人工去巡田,时间长、效率低。另外传统的农机作业对机手技术的依赖性很大,耕地质量以及后续作物的长势和产量等都受到机手水平的影响。包括对作物进行施肥和杀虫也全靠人工喷洒,效果差,直接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如今,新兴技术与传统农业深度结合,不仅帮助合作社实现了农业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以及农作状态监测的智能化、农作过程模拟的数智化和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可视化,还实现了农机作业的精准化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化。

  韩凤香打开手机里的“吉科慧农APP”,“有了这个,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查看土地确权、耕地合同、作物长势和环境数据等。”韩凤香说,这种现代化农业的一大好处就是真正实现了田地的精细化、科学化和标准化管理。比如从春天的播种环节开始,就有无人农业机械来实现精准播种。农机装有自动驾驶系统,依托北斗导航定位,可以按照工作人员设定的既定路线前进,行得直、播得匀,天黑也能继续干活。而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还有无人机飞防对作物进行叶面精准施肥、打药。这种无人机可全天候、全视角感知障碍物及周围环境,且不怕尘土、光线的侵扰,还能自动扫边,喷洒覆盖更全面,更大程度减少了农资浪费。

  经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后,如今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粮食产量提升了13.6%,投入品降低了15%,劳动生产率提高了60%,真正地通过数字科技改变了黑土地耕作方式。

  雾耕技术打造不需要土壤的“植物工厂”

  梅雨时节,在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阜山乡的气雾栽培“植物工厂”——双溪坑头垟雾耕基地里,一个个1米多高的生态立柱正在享受着细密“营养液”的滋润,柱上一株株上海青挂着水珠,愈发翠绿欲滴。

  伴随着细雨,基地也迎来了首个大丰收。6月18日,来自湖南的农业人才尹强与一同扎根基层创业的小伙伴们早早来到了雾耕基地察看运行情况。不同于传统农耕模式,这里的蔬菜悬空生长于立柱之上,尹强一边仔细观察记录蔬菜生长状态,一边将一株株完全成熟的新鲜蔬菜采摘放进菜篮中。

  这些蔬菜如何能够“依柱无土”而生?“植物生长一般都离不开水、阳光、土壤这三个要素。但依靠气雾栽培先进农耕技术(简称雾耕技术),果蔬种植可以不再依赖土壤土质。”尹强介绍道,雾耕的方法是借助小颗粒种子种绳机快速将蔬菜种子以20厘米至40厘米的间隔均匀播撒在种绳中。之后,再将种绳有序稳定缠绕在雾耕栽培所需的立柱上,并在最外层附上一层保湿膜。

  虽然一根立柱的占地面积仅有0.95平方米,但立体化种植面积却高达8.3平方米,相较于传统田耕模式,雾耕技术做到了占地面积最小化且空间利用最大化,土地亩产量提高了3至5倍。青田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地形崎岖,山多田少,利用雾耕能够充分释放当地的垂直海拔气候优势,盘活山区散落分布的荒地,有效破除了山区农业耕地不够、肥力不足、灌溉条件落后等制约因素。

  雾耕技术起步较早,全国各地均有探索实践的先例。然而,青田县独辟蹊径,将无人机技术与雾耕技术创新结合。尹强表示,运载无人机飞行海拔最高可达200米,飞行距离可达1公里,可稳定载重100公斤。采用无人机运输雾耕立柱代替人工现场作业,仅需一小时即能完成约50桶立柱的运输安放,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设备成本和耕种难度,有效解决山地场景下的运输难题。先进技术不止应用于立柱放置,更体现在农作物栽培关键环节。基地安装的智能传感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感应每根立柱气温、湿度、光照度等信息要素,适时适量雾化喷洒“营养液”,最大程度提高吸收率,让果蔬培育更加科学高效。

  “立体化种植、无泥化栽培、无人机运载、智能化管理,不仅破解了地理环境制约,为边远耕地覆绿,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新’而行,也让我们山区珍贵稀少的良田有了休耕、培肥与改良的时机。”阜山乡乡长洪弟感慨道,新兴技术让传统农耕实现转型升级,也赋予了乡村新的活力。

  青田县阜山乡雾耕基地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如今占地大约100亩,今年的产值预计可达400余万元。据洪弟介绍,基于上海青的成功试种,阜山乡还将在雾耕种植果蔬的同时,通过引进芳香类作物种植及蜗牛养殖、打造油茶观景平台、建造特色民宿等方式,探索形成集生产、研学、休闲、体验于一体的雾耕共富园区,以高品质农业为核心辐射带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现代设施技术让超200亿尾优良水产种苗“游”向全国

  标准化池塘、现代化育苗、系统化管理……在福建省厦门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的水产育苗车间里,处处透露着现代设施渔业的新气象。一座座育苗池有序排列,里面水质清澈、水流缓慢,数不清的鱼苗、虾苗游弋其中,活力十足。

  这段时间正值南美白对虾苗的销售旺季。“我们繁育的虾苗体质健壮、大小均匀,品质深受市场认可,售价超过130元/万尾。这些都得益于现代生产设施技术的使用。”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康英德介绍,“你看这些多功能育苗池,供氧管道、加热管道、进出水口等一应俱全,能够为虾苗提供适宜的‘人工水环境’”。

  作为厦门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水产种苗繁育企业,从2021年起,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就开始探索利用现代设施技术繁育各类水产种苗,通过高标准育苗车间建设,配套海淡水处理系统、水温控制系统、供氧系统及新一代生物饵料培养系统等,实现水产种苗生产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目前,厦门百利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共建有多功能育苗池752座,总繁育水体达26000立方米。

  “水质指标包括pH值、总碱度、盐度和温度等,是影响种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涛说,“例如,南美白对虾受精卵孵化需海水盐度达20格以上,盐度过低会导致受精卵孵化率及幼体发育成活率大幅下降。”为此,园区建设了高效安全的海淡水处理系统。其中,海水处理系统以“精密过滤+中压紫外线消杀”为核心,每日可处理海水达24000吨,为种苗繁育提供稳定的水环境质量。“根据不同品种的育苗温度需求,我们还通过循环加热系统对处理后的海淡水进行精确调温,保证种苗幼体平稳发育。”徐涛说。

  在供氧房内,一台台空气悬浮增氧机高速运转,产生的气流经供氧管道注入育苗水体,为种苗提供充足溶氧。相比传统的罗茨鼓风机,空气悬浮增氧机属于离心式鼓风机,电耗更低,出风量和压强更大,在降低育苗成本的同时可大幅提升增氧效率,进而提高养殖密度,实现“降本增效”。据了解,采用空气悬浮增氧机后,每平方米水面虾苗产量可提高约5万尾。

  水生微藻、轮虫、丰年虫等鲜活生物饵料是水产种苗繁育的重要营养来源。厦门百利闽台海洋种苗产业园构建以生态绿藻培养、NCT高密度海洋硅藻培养、规模化丰年虫孵化设施为核心的生物饵料人工培养系统,并借助现代LED光谱调控、先进营养盐配方等技术,实现了微藻、丰年虫等生物饵料定时定量生产。可以说,生物饵料获取从“野捕”到工业化生产的转变,进一步降低了水产种业“靠天吃饭”的不确定性,为水产种苗规模化生产奠定了重要基础。

  当然,水产种业引入现代设施技术,追求的不仅仅是种苗繁育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提升种苗品质,筑牢生物安全屏障。“携带病原的种苗进入养殖池塘,不但会导致养殖失败,还会感染养殖环境,危害食品安全。”据徐涛介绍,高健康生物饵料培养系统结合生产区域隔离、环境定期消杀等生物安保措施,产出的饵料不携带特定病原,再加上海淡水消杀处理及其他生物防控措施,能够有效保证种苗的生物安全,这既是对养殖户负责,也是对整个水产养殖环境负责。

  康英德表示,自2021年园区建成投产以来,数以亿计的南美白对虾苗、罗氏沼虾苗等在这里繁殖、生长,被销往福建、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等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00亿尾优良水产种苗从这里“游”向全国,总产值超1.8亿元。(记者 王雅婧 通讯员 孙和颖 汤尤泓 )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6077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简”述廉洁 | 两千多年前的祭祀礼仪

下一篇:深海盛开“海葵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纪检内参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纪检内参 jjnc.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7028685;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院西配楼。
联系QQ:871104617

中国互联网协会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北京网络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