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 在戈壁扎根 向九天逐梦
玉门关外,东风航天城又变得热闹起来。
中国空间站进入常态化运营模式,一年发射两艘载人飞船。作为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每到此时,这里都会迎来新的航天员乘组、参研参试人员、中外媒体记者、观礼游客,吸引来自全世界的目光。
热闹之余,这里多数时间是安静的。
抵达嘉峪关机场后,记者乘车在巴丹吉林沙漠穿行近4个小时才抵达东风航天城的入口。与一般城市相比,这座小城交通难言便利,条件不算优越,却是许多航天人扎根一生的地方。
这里是我国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精神的发祥地,承载着数不尽的光荣与梦想。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兵团的将士们开赴大漠戈壁,组建我国第一个综合性导弹试验靶场,也就是后来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距发射场数公里的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长眠着自其组建以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献身的700余名先烈。每次执行载人航天发射任务前,航天员、各试验队的科技人员都会先到这里缅怀先烈、回望初心。
知所从来,思所将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这里代代传承。东风指控中心92号测控区能最早对神舟飞船实施测控,被称为“载人航天测控第一棒”。今年25岁的刘韵一从小在东风航天城长大,父母曾都是这里的科技人员。大学毕业后,她“接棒”成为东风航天测控人,在神舟十八号任务中将与同事一起搭建测控链路,为航天员保驾护航。
有的跟随祖辈扎根大漠,有的陪伴爱人安家戈壁,有的追随梦想奔赴东风……像刘韵一这样的年轻人在东风航天城里还有很多,他们正在书写新时代中国航天故事。
鸣沙山麓,盈盈若舞的伎乐天将中国人的“飞天梦”印刻在莫高窟的千年壁画上;弱水河畔,中华民族“九天摘星”的夙愿在东风航天城的发射塔架上冉冉升腾。54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飞向太空,《东方红》的旋律响彻寰宇;如今,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静待升空,谱写中国航天的崭新乐章。(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972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跑好太空“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