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廉江西史鉴 | 廉洁清正——晏若川的故事
晏若川,字东之,号石桥,新余市渝水区人。 晏若川生活于明朝,他自幼天资聪慧,对经义有着异于常人的理解,往往能够透过表象,抓住核心内容。还未弱冠时,晏若川就去参加郡试,当时朝廷刚刚平定宸濠之乱,各地欢歌载舞,贺表不断。太守戴德孺在考试时,将贺表作为考试题目,以考查学子的文字功底。 晏若川拿到题目后,不假思索,临纸挥墨,洋洋洒洒一千字,一气呵成。戴德孺查看试卷时,看到里面有一份试卷说“玉辇遥临,五守献长驱之策;金戈遂返,一人收不杀之功”,戴德孺不禁拍案叫绝,以为这篇文章不但文字好,对仗工整,而且立意深刻,视野宏阔,当即将其列为第一。等所有试卷批改完毕,打开密封一看,那份试卷就是晏若川的。后晏若川补博士弟子员,在院试的历次考试中,晏若川都表现优秀,成绩名列前茅。 后来,晏若川被授予江南庐州府通判一职,负责核查案件事宜。在通判任上,晏若川一干就是十多年,因他为人耿介,从不溜须拍马,也从不做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当时有同僚劝他改改性子,多跟上级走动走动,晏若川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阿谀奉承不是我的所好,如果要违背良心才能升职,我宁肯一辈子做一个通判。” 因有人举荐晏若川清廉正直,可堪重用,于是朝廷任命晏若川为广东廉州府同知,辅佐知府管理廉州。廉州靠近大海,奇珍异宝无数,但晏若川一丝不取,礼法自守。当时,有大官找到了晏若川,跟晏若川许诺,只要晏若川送给他一斗珍珠,他就提拔晏若川。晏若川听到后,没有一丝心动,直接就拒绝了这位官员的拉拢。在他看来,珍珠都是百姓辛苦打捞的,乃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怎能因为自己的一己之私,去强取豪夺他人的生活根本。 后来,因父母衰老,晏若川觉得自己常年在外做官,没能在父母跟前侍奉尽孝,很是愧疚。于是,晏若川辞官归家,陪伴在父母身边,每天洒扫亲炙,一家人过着其乐融融的生活。
原文链接:http://www.jxdi.gov.cn/xcjy/lzst/202403/t20240314_103899.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