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门笺纸扬春风
门笺是我国传统的门楣吉祥饰物,用彩纸剪刻而成,上面镂刻吉祥图案,下方剪成各式各样的穗子,悬挂于门楣上。门笺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了一种青幡,即立春劝耕用的旗子,汉代每逢立春日,都要立青色幡旗,迎春于郊外,寄寓着年丰民阜、纳福求祥的愿望。后来经过演变,幡旗从用于礼仪到用于日常,大概到了唐宋,春节之际,民间在门楣上悬挂春幡,以代青幡;到了清代,“处处挂门笺”,材质也从布帛、丝绢转化为彩纸。
门笺,古代名为“门彩”“斋牒”等。在现代,各地称呼不一,东北讲“挂钱”“门旗”,山东叫“门吊”“罗门钱”,陕西称“吊帘”,江浙为“挂录”“门钱”……在我的家乡苏北里下河地区,也许因其花开纸上,称为“花边”。这么多名称,内容形制几乎一致,这足以说明,挂门笺是很多地方的一种年俗。
春节图吉利,年画、对联、窗花,都是成对出现。不同的是,门笺常常是单数。门楣上的门笺,五张一组最为常见。为什么这样?古代民间将五枚铜钱串在一起,以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以及金木水火土五行的力量,门笺或许也是如此,五张门笺贴成一排,祈盼避灾、保佑、祈福。
门笺尺寸不大,名堂不少。主体是中心的“膛子”,上、左、右部分是边框,“膛子”下方是“支脚”。刻门笺,简单的,五张门笺,张张一样,“膛子”正中是“福”“寿”等单个的镂空字;讲究的,五张门笺,正中张张不同,拼成“佳节喜来财”或“福禄寿财喜”等套图,或者每张的四个角分别刻有“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等吉语。“膛子”中,除了字,就是图案。有方有圆的是孔钱纹,希望来年富足;飞鸟状的是蝙蝠纹,希望来年有福;莲花盛开的是花瓣纹,希望来年美好等等……门笺下方“支脚”也常常刻成麦穗状,期望来年五谷丰登。
少年时,写春联是文化人的事,刻门笺则是我们的活。门笺挂在上面,刻得好坏,少有人过问,不像春联贴在大门上,如考试般展示成绩。因此,对于刻门笺,我们并不厌烦。
刻门笺看似简单,红纸裁好,三五十张叠齐夹在一起,上方放置绘好的纹样草稿,下方垫上厚木板,依照纹样,用刀刻掉多余的就行,其实并不容易。一张门笺,既有字也有图,字要刻得像写的一样,起笔收笔,棱角分明;图要刻得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什么,直线如尺,弧线连贯,圆圈浑圆。
刻门笺靠的是耐心。红纸薄而脆,刻刀从线条中间伸进去,连接处不能断,转弯处不宜直。其中力道,凭经验,更靠小心。用力轻了,叠在下面的红纸刻不透;用力重了,笔画、线条就会过界,甚至缺胳膊少腿,前功尽弃。正因如此,刻门笺常常在无人处忙活,静气凝神,不能分心。
门笺刻好,交给家人。“挂门笺纸扬春风,福守门神处处同。”整个正月,走在村里,门楣上、窗户上、墙上、船上,甚至农具上,红红的“花边”无处不在,它们随风飘舞,既像神秘的门帘时开时合,更像勤劳的人们闪烁的双眼。“花边”贴上了,春天要来了。
多年后,观看剪纸艺术展,看到裱好装在镜框里的大红门笺贴在纯净的白纸上,字纹交融,协调有序,静默无言,格外有味。我蓦地想到,少年时刻过的门笺,其实不仅是一种习俗,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朴素而深远的审美实践。你看,那厚实稳重的外框与内部似断还连的线条,那上端大片的留白与下边麦穗的灵动,那反复出现的图纹与始终不变的主题,轻与重,虚与实,断与连,疏与密……在刀与纸的交融中,数千年的沉淀,常常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映现在我们面前。(作者: 赵建国)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878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一声赫曦越千年
下一篇:细雨润古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