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走笔丨特殊的“村晚”
肖红坪村“村晚”排练现场。资料图片
临近中午,我来到了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肖红坪村,此时阳光明丽,时有微风掠过,尽管是寒冬季节,寒意中已飘来丝丝春意。
村口的一片空地上,一群身穿工装的人正在忙碌着,这是有关机构为农民兄弟开办的职业技术培训课堂,师傅现场示范,徒弟跟着练习,个个聚精会神,忙而不乱。不远处,聚集着更多的一群人,有孩子,有年轻人,有老人,男女老少围成圈儿,载歌载舞,这是肖红坪村“村晚”的排练现场。
这个地处海拔两千多米山区的村庄,不久前刚经历了一场地震,正处于震后恢复期,被损毁的家园需要重建。在物资救助方面,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为所有村民提供了充裕的保障,对于受灾群众身心的安抚,更是一项春风化雨式的暖心工程。
在西部山区,肖红坪村算得上是一个大村庄。该村距离县城17公里,临大高速公路穿村而过,自古为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经过这里,然后过黄河临津古渡进入青海。这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共居的村庄,村庄不算富裕,而一场地震,又给村民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在这场6.2级的地震中,全村没有死亡人员,共有5人受伤,目前已全部出院。但房屋财产损毁严重,全村大部分房屋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经第三轮震后房屋安全鉴定,需全部拆除87户,部分拆除34户,剩余安全住房和需一般修缮108户。全村已建成运行3个安置点,共建设活动板房441间,入住379户1872人。
走进每个安置点,可以看到都设置了村民自管委员会、综合服务室、警务室、卫生室、文化室等服务机构,安装了监控、路灯、一氧化碳报警器等便民装置,组建了水电气服务、志愿服务、治安员、安全员、卫生员队伍。在肖红坪村委会所在地的安置点,还建成公共淋浴方舱2个,能同时满足22人沐浴需求。
物质上的保障,让全体村民在这个寒冬有了安全温暖的“家”,对村民精神上的安抚与重建也在有序进行。地震发生后,村委会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村民知情大会,通过村广播、入户宣讲、微信群、编写倡议书、制定实施《肖红坪村安置点村民公约》等方式,开展常态化宣传动员工作。
积石山地震发生在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仅过了一个多小时,消防队、解放军指战员、各级党政领导,以及许多社会组织,都陆续奔赴地震现场,各种抗震救灾行动积极有序开展,受灾群众的安全和生活得到了保障。
可是,这毕竟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严重的物质损毁是显而易见的,心灵上的损伤,虽然眼睛看不见,却无处不在。村委会一班人敏锐地意识到,物质层面的救灾只是一个方面,精神上的救助也不可或缺。地震发生十几天以后,元旦来临了,村委会组织了一场村民篮球争霸赛。那天,运动员在场上激烈拼搏,不看输赢看精神,一场比赛,极大地凝聚了人心、提振了村民共渡难关的信心。
一场篮球比赛,给村委会一班人带来一个重大启示:生活秩序的重建与精神秩序的重建,必须双向奔赴。
随着大中小学生陆续放假回村,常年在外打工的数百名年轻人也陆续回家过年,村庄一下子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气象。村委会决定,以全村之力,筹办一场肖红坪村的“村晚”。
那天,我见到了村晚的总导演樊文清。这是一位刚在湖北读完大学准备考公务员的女孩,正如她的名字,外表文静清爽,举止端庄优雅。她联合5名回家过寒假的在校大学生,担当起了筹办这场“村晚”的重任。肖红坪村本来就有着久远深厚的文艺传统,在以往的岁月里,每到年头节下,或遇到村庄重大活动,秧歌队、社火队、秦腔自乐班等文艺爱好者,就会不请自到,为村民义务演出。一代代土生土长的文艺人才,或高台教化,或自娱自乐,通过他们的节目,人们受到潜移默化和移风易俗的滋润,因此也塑造出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受村委会的委托,樊文清登台一呼,七八十名文艺爱好者立即响应。在参加排练的队伍中,有年逾古稀的老者,有八九岁的小学生……而小学生是演出队伍的主力军,参加演出者多达25名。
我拿到了肖红坪村“村晚”的主持词和节目单。主持词开宗明义:一方面,我们迎来龙年,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梦想的时刻,象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勤劳和团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提振重建家园的信心。节目单中,有舞蹈、独唱、诗歌朗诵、秧歌表演、乐器演奏,等等,内容很丰富,全部节目计划两个半小时完成。
大年三十晚上,观看央视春晚,已经是全体中国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一道精神大餐。肖红坪村的“村晚”会在大年三十的下午举办,到时候,村民看了“村晚”,接着看春晚,那将是一个在特殊时期以特殊形式庆贺的大年。(马步升)
▶肖红坪村“村晚”排练现场。资料图片
原文链接:http://www.gsjw.gov.cn/contents/58526.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下一篇:冬日暖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