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化风成俗 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基层治理
“家禽要看好,牛羊等牲畜损毁庄稼,按损失产量的1.3倍赔偿个人……”迎着冬日暖阳,走进墨江县雅邑镇坝利村,一条条细细列举的村规民约,让人眼前一亮。
坝利村是典型的哈尼族村落,受自然、历史、社会等因素影响,过去该地区邻里纠纷不少,成为当地党委政府的一块“心病”。为改变这种现状,镇纪委找准“小切口”,指导村“两委”因地制宜开展清廉村居建设,并由村民代表通过协商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规补容”,把矛盾纠纷赔偿、移风易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方面纳入村规民约内容,在潜移默化中规范群众的行为习惯。
“现在咱们村男女老少对村规民约几乎家喻户晓,大家在开展集体义务劳动或者是婚丧嫁娶、家风家教上都会自觉遵从。”坝利村党总支书记表示,如今邻里和谐了,群众矛盾少了,村里“三资”管理、小微权力也更加规范,呈现出村风清、作风正、民风淳的良好态势。
将廉洁文化以“日用而不觉”的形式融入村居治理,是普洱市纪委监委加强廉洁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市坚持将加强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健全“三不腐”一体推进体制机制的重要内容,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边疆文化、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廉洁元素,着力做好“融合融入”文章,通过打造全方位、立体化廉洁文化矩阵,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推进建设清廉村居,为基层治理注入“廉动力”。
“春季到来百花开,一朵更比一朵乖。党员干部强宗旨、个个为民心不歪……”除了对村规民约进行“修规补容”,该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还结合彝话山歌、芦笙歌舞、佤族独弦胡、哈尼小三弦等特色民俗文化,把廉洁文化与山歌、快板、舞蹈等载体融合起来,多维互动,寓教于乐,在潜移默化中强化基层党员群众廉洁意识,推动逐步形成行动自觉。
“村组道路养护这笔支出的费用,用到了哪个村民小组?为什么我们小组的路没有进行养护?”宁洱县普义乡干塘村每月“说事”“唱账”现场“辣味”十足。
班子廉洁、干部清正是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该乡纪委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基层治理、日常监督有机融合,通过每月定期开展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说事”,村务监督委员会“唱账”,聚焦群众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让干部亮出家底、摆出工作,让群众说出心里话、问清“不明事”,推动形成“大家的事情大家议大家定”的村民自治良好氛围。
家风连着党风政风,家风建设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有重要意义。对此,江城县纪委监委将家风传承与廉洁文化教育有机结合,与县妇联一同率先在整董镇、康平镇、曲水镇广泛征集家风家训、族规祖训,经群众自定、家庭商议后,确定每家每户的家风家训,并统筹制作家风家训牌匾,悬挂于村民家中,将家风家训这一优秀的传统道德教育方式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好家风引领好村风、淳化好民风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在思茅区茶城大道两侧公交站台上,“一生清廉,一路平安”等廉政主题公益广告浸润人心,西盟县江三木落广场电子大屏幕上,清廉视频循环展播,党章党规党纪不知不觉中被熟记心间……清风化雨,润物无声,如今的普洱正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营造以文化人、以文养廉的浓郁氛围,推动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基层治理,释放出更多治理成效。(廖翌含 || 责任编辑 田源)
原文链接:http://www.ynjjjc.gov.cn/html/2023/zuzhijianshe_1226/12545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