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以"小切口"撬动"大治理" 填补政务中介服务监管"真空地带"
单项代理服务费用估算价3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必须通过公开招标确定代理机构;每项代理行为应当分别开展“一项目一评议”;代理机构需要接受成长值“三色管理”评价并定期公开……日前,针对招标代理的一揽子监管机制在余姚落地。此前,余姚市纪委监委围绕监督中发现的招标代理监管盲区,编写专报提交余姚市市委常委会,推动6家业务主管部门和5家行业主管部门深度排摸、攻坚克难,针对性印发管理办法补齐短板,有效规范了招标代理服务行为。
这是宁波市纪委监委集中整治政务中介服务不规范现象的一个缩影。
政务中介连接着市场与政府两端,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中间地带”,但如若监管失控则会变成“真空地带”,不仅影响服务质效,还有滋生腐败的风险,甚至可能演变为“灰色地带”。加强对政务中介的监管,是防范廉洁风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宁波市纪委监委聚焦“护航营商环境优化提升”,选取“政务中介服务”这一小切口实打实“破题”,组建中介服务提质工作专班及联合检查组,明确整治重点、主要措施、责任部门和时间节点,在全市范围内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推进专项治理。
为找准问题、摸清情况,该市纪委监委联合市政府办公厅对全市39个相关部门开展了深度摸底,组织召开座谈会22场,协调市工商联共同走访调研民营企业221家,现场访谈196名企业家,并对2083名企业人士进行问卷调查。“我们针对发现的4大类重点问题寻求破解之道,研制了5大类19项整改事项。”该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
政务中介收费高,是调研中发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个别企业反映在申报国家扶持项目时,存在中介收费过高的情况,影响了惠企政策兑现。此外,还存在市场透明度不够高、执业不够规范、行业自律性较差等问题。这一系列问题都暴露出了该领域可能存在“运作勾兑”空间。
宁波市纪委监委着力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实效,深挖表象问题的“病灶症结”,针对调研中反映较多的“指定中介”“违规设槛”等现象,全方位查找背后的权力寻租、利益输送等腐败和作风问题,通过直查直办、提级办理或挂牌督办等方式,推动强化行业管理。同时,全面起底十九大以来检举控告、监督检查、巡视巡察、审计监督、执法司法等涉及政务中介服务的问题线索,依托大数据平台跟踪政府补贴开展双向排查,倒查资金流向,追本溯源筛查问题。
找准“根子”、开好“方子”,才能将监督成效转换为治理效能。对此,该市纪委监委针对政务中介服务收费过高、程序繁杂、垄断性强等体制机制性问题,制发《监督提醒通知书》督促行业主管部门及时优化调整,助推迭代升级“网上中介超市”、制定《宁波市中介超市管理办法》、设立“白名单”“红黑榜”名单等,通过政务中介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目前,已推动90项中介服务事项纳入网上交易,4339家中介机构入驻中介超市。
(宁波市纪委监委)
原文链接:http://www.zjsjw.gov.cn/yixiankuaixun/202312/t20231220_21329393.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深圳打好“解疏除”监督组合拳